<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地基處理總結

      時間:2023-03-21 10:31:01 總結 我要投稿

      地基處理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基處理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基處理總結

        一、一般規定

        1、應根據設計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問題,確定地基處理的目的、處理范圍和處理后要求達到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2、應結合工程情況,了解當地地基處理經驗和施工條件,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應了解其它地區相似場地上同類工程的地基處理經驗和使用情況。

        3、應調查鄰近建筑物、地下工程和管線等情況。

        4、了解施工場地的環境情況。

        二、松軟地基的處理

        1、淺層軟弱地基及不均勻地基的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宜采用換填墊層法。

        2、換填墊層法施工應根據不同的換填材料選擇施工夯實機械,粉質粘土、灰土宜用蛙式夯、快速沖擊夯,砂石等宜用振動夯等。

        3、墊層的施工方法、分層鋪填厚度、每層壓實遍數等宜通過試驗確定,墊層的分層鋪填厚度宜為200mm~300mm,為保證分層壓實質量,應控制機械碾壓速度。

        4、粉質粘土和灰土墊層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優含水量±2%以內;粉煤灰墊層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4%以內。最優含水量宜通過擊實試驗確定,也可按當地經驗取用。

        5、當墊層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舊基礎、暗塘等軟硬不均勻的部位時,應根據建筑物對不均勻沉降的要求予以處理,并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鋪填墊層。

        6、基坑開挖時應避免坑底土層受擾動,可保留約200mm厚的土層暫不挖去,待鋪填墊層前再挖至設計標高,嚴禁擾動墊層下的軟弱土層,防止其被踐踏、受凍或受水浸泡。

        7、在碎石或卵石墊層底部宜設置150mm~300mm厚的砂墊層,以防止軟弱土層表面的局部破壞,同時應防止基坑邊坡坍塌。

        8、換填墊層施工應注意基坑排水,除采用水撼法施工砂墊層外,不得在浸水條件下施工,必要時應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9、墊層底面宜設在同一標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應挖成階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墊層施工,搭接處應夯壓密實。

        三、膨脹土基底(路基)處理

        1、膨脹土地區的路基應避免在雨季施工,土方工程及防護加固工程應連續施工,避免路床和邊坡長期暴露。

        2、挖方路段應先做好路塹塹頂排水工程,施工期內不得沿路基坡面排水。

        3、膨脹土地區的路基可采取換填好土、設置隔離層以及改良土質等措施。換填普通土時,可按路基土的施工要求進行壓實,挖出的土不應堆積在路基兩側,以免積水。

        4、良好排水條件下的路基可用原土填筑,施工中應符合下列規定:a)灑水均勻,大于25mm的土塊含量應小于40%,且不能相對集中;b)宜采用含水量均衡(在一定的土層部位,土的含水量呈穩定不變狀態)的土作為填筑用土。

        5、膨脹土路基可采用水泥、石灰處治方法增加其穩定性。施工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石灰處治法適用于塑性指數大于7的土,石灰用量不宜低于8%;b)水泥處治法的水泥用量宜為4%~8%;

        c)石灰、水泥處治法適用于塑性指數大于30的土。拌和分兩步,石灰與土拌合均勻后,再加水泥拌勻。

        6、膨脹土壓實宜采用重型壓路機在最佳含水量條件下碾壓,要求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

        四、濕陷性黃土基底(路基)處理

        1、濕陷性黃土路基應重視排水。無論在路基施工期間或道路竣工后,都應防止地表水浸入路基。

        2、黃土路基基底處理,應按土的濕陷類型和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對墓穴、坑井等路基隱患,應作徹底處理。

        3、濕陷性黃土路基的地下排水管道與地面排水渠道,應采取防滲措施。

        4、濕陷性黃土的路基基底,若無不良地質或地下水影響,設計無特殊要求時,只按一般土方施工技術要求,可不作特殊處理。

        5、濕陷性黃土的路基基底處理方法有:a)重型壓路機碾壓;b)浸水濕陷;c)重錘夯實;d)石灰樁擠密加固;e)換填土。

        6、黃土用作路基填料時,其壓實要求與一般粘性土相同,為保證填土質量,填筑用土應使用充分擾動的土,大于100mm的土塊應打碎,并應注意掌握黃土的壓實含水率。

        7、道路路床兩側的碾壓寬度應各超出設計寬度500mm。

        8、黃土路堤的邊坡應整平拍實,并予以防護,防止地面水沖刷。

        五、淤泥(沙)基底(路基)處理

        1、淤沙路基的施工應避免過度擾動地下水位,防止因地下水位流動而造成大面積路基下沉。

        2、淤沙路基的處理宜采用換填透水性材料法,換填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采用拋石擠淤處理軟基時,應從中間向周圍拋投塊石,將淤泥擠出路基范圍,以提高地基強度,石材宜采用不易風化的大石塊,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小于300mm×300mm,石塊厚度不宜小于200mm,塊石應尖端向下,由疏到密夯入土中。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地基處理總結】相關文章:

      地基處理的總結06-09

      地基處理方式論文04-28

      地基樁基礎處理報告11-19

      地基處理技術及其發展論文02-13

      引橋地基處理施工管理的論文06-21

      地基處理和樁基礎報告07-27

      淺議軟土地基的處理論文07-04

      地基處理與加固的讀書報告10-26

      淺談建筑工程地基處理方式06-26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精品在线第一页 | 永久中在线文字幕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动态图 | 亚洲天堂日本美女 |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

        地基處理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基處理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基處理總結

          一、一般規定

          1、應根據設計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問題,確定地基處理的目的、處理范圍和處理后要求達到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2、應結合工程情況,了解當地地基處理經驗和施工條件,對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應了解其它地區相似場地上同類工程的地基處理經驗和使用情況。

          3、應調查鄰近建筑物、地下工程和管線等情況。

          4、了解施工場地的環境情況。

          二、松軟地基的處理

          1、淺層軟弱地基及不均勻地基的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宜采用換填墊層法。

          2、換填墊層法施工應根據不同的換填材料選擇施工夯實機械,粉質粘土、灰土宜用蛙式夯、快速沖擊夯,砂石等宜用振動夯等。

          3、墊層的施工方法、分層鋪填厚度、每層壓實遍數等宜通過試驗確定,墊層的分層鋪填厚度宜為200mm~300mm,為保證分層壓實質量,應控制機械碾壓速度。

          4、粉質粘土和灰土墊層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優含水量±2%以內;粉煤灰墊層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4%以內。最優含水量宜通過擊實試驗確定,也可按當地經驗取用。

          5、當墊層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舊基礎、暗塘等軟硬不均勻的部位時,應根據建筑物對不均勻沉降的要求予以處理,并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鋪填墊層。

          6、基坑開挖時應避免坑底土層受擾動,可保留約200mm厚的土層暫不挖去,待鋪填墊層前再挖至設計標高,嚴禁擾動墊層下的軟弱土層,防止其被踐踏、受凍或受水浸泡。

          7、在碎石或卵石墊層底部宜設置150mm~300mm厚的砂墊層,以防止軟弱土層表面的局部破壞,同時應防止基坑邊坡坍塌。

          8、換填墊層施工應注意基坑排水,除采用水撼法施工砂墊層外,不得在浸水條件下施工,必要時應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9、墊層底面宜設在同一標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應挖成階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墊層施工,搭接處應夯壓密實。

          三、膨脹土基底(路基)處理

          1、膨脹土地區的路基應避免在雨季施工,土方工程及防護加固工程應連續施工,避免路床和邊坡長期暴露。

          2、挖方路段應先做好路塹塹頂排水工程,施工期內不得沿路基坡面排水。

          3、膨脹土地區的路基可采取換填好土、設置隔離層以及改良土質等措施。換填普通土時,可按路基土的施工要求進行壓實,挖出的土不應堆積在路基兩側,以免積水。

          4、良好排水條件下的路基可用原土填筑,施工中應符合下列規定:a)灑水均勻,大于25mm的土塊含量應小于40%,且不能相對集中;b)宜采用含水量均衡(在一定的土層部位,土的含水量呈穩定不變狀態)的土作為填筑用土。

          5、膨脹土路基可采用水泥、石灰處治方法增加其穩定性。施工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石灰處治法適用于塑性指數大于7的土,石灰用量不宜低于8%;b)水泥處治法的水泥用量宜為4%~8%;

          c)石灰、水泥處治法適用于塑性指數大于30的土。拌和分兩步,石灰與土拌合均勻后,再加水泥拌勻。

          6、膨脹土壓實宜采用重型壓路機在最佳含水量條件下碾壓,要求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

          四、濕陷性黃土基底(路基)處理

          1、濕陷性黃土路基應重視排水。無論在路基施工期間或道路竣工后,都應防止地表水浸入路基。

          2、黃土路基基底處理,應按土的濕陷類型和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對墓穴、坑井等路基隱患,應作徹底處理。

          3、濕陷性黃土路基的地下排水管道與地面排水渠道,應采取防滲措施。

          4、濕陷性黃土的路基基底,若無不良地質或地下水影響,設計無特殊要求時,只按一般土方施工技術要求,可不作特殊處理。

          5、濕陷性黃土的路基基底處理方法有:a)重型壓路機碾壓;b)浸水濕陷;c)重錘夯實;d)石灰樁擠密加固;e)換填土。

          6、黃土用作路基填料時,其壓實要求與一般粘性土相同,為保證填土質量,填筑用土應使用充分擾動的土,大于100mm的土塊應打碎,并應注意掌握黃土的壓實含水率。

          7、道路路床兩側的碾壓寬度應各超出設計寬度500mm。

          8、黃土路堤的邊坡應整平拍實,并予以防護,防止地面水沖刷。

          五、淤泥(沙)基底(路基)處理

          1、淤沙路基的施工應避免過度擾動地下水位,防止因地下水位流動而造成大面積路基下沉。

          2、淤沙路基的處理宜采用換填透水性材料法,換填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采用拋石擠淤處理軟基時,應從中間向周圍拋投塊石,將淤泥擠出路基范圍,以提高地基強度,石材宜采用不易風化的大石塊,平面尺寸一般不宜小于300mm×300mm,石塊厚度不宜小于200mm,塊石應尖端向下,由疏到密夯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