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傳承中國文化 造就精神文明作文1200字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淀,以百余年磨難為基礎,以五十余年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只浴火重生的鳳凰!
中國之所以成為死的文明古國之一的原因就是因為她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那可真是數不計數,如:中國陶瓷、文房四寶、四大發明、皮影等等。今天,我就著重說一說元雜劇和文房四寶,元雜劇第一人是關漢卿,這位中國第一位戲劇作家一生寫了60多種雜居,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劇作700年來一直上演不衰,關漢卿的劇作有描寫社會矛盾,歌頌人們斗爭的《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文房四寶就是人們說的筆、墨、紙、硯,筆因為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墨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紙: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鉛出造紙的狀況,對連四紙作了說明,并給予很高評價,硯:墨子的金星硯和婺源的龍尾硯都具有1000多年歷史!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里,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可現在“洋節”風靡,而傳統文化卻逐漸被人們淡忘。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前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月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傳統文化慢慢地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社會里日益冷清,這些現象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么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社會轉型期的今天,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這碰撞與融合中,各自煥發出新的生機,科技賦予傳統文化科學特性和創造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而科技發展中形成的科技精神,包括科學思維、科學態度、科學價值觀念等,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傳統文化,在科技條件下,傳統優秀文化經過現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創造活力,它既蘊含了現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導著現代科技條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和發展,永葆生機和活力,發揮科技優勢,改造傳統文化,是保持傳統文化生機的不二法門。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能做的只是,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單單只屬于這個民族,它更屬于這個世界,我們盡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衛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傳統中國文化,共筑精神家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把中華文化傳承好,發展好。共同筑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
【傳承中國文化 造就精神文明作文】相關文章:
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征文08-07
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征文精選08-07
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征文范文08-07
有關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征文08-07
2017年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征文08-07
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征文700字08-07
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征文1500字08-07
傳承中國文化共筑精神家園1000字作文02-03
傳承中國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征文1000字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