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六出祁山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4-12-17 11:25:05 飛宇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六出祁山的成語故事

        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承擔(dān)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出祁山的成語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出祁山的成語故事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僅有兩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說法出現(xiàn)于小說《三國演義》,由于《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漸漸成為諸葛亮北伐的代名詞。

        一出祁山

        諸葛亮恢復(fù)與吳聯(lián)盟、平定南中后,就準(zhǔn)備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他令趙云等作疑兵,擺出由斜谷(今陜西眉縣南)攻郿城(今眉縣北)的態(tài)勢,以吸引魏軍;自己則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肅西和縣祁山堡)方向進(jìn)攻,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維,一時關(guān)中大震?墒邱R謖違背諸葛亮部署,為司馬懿所敗,丟了街亭;趙云等出兵也不利,諸葛亮只得退回漢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漢附魏。

        二出祁山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諸葛亮乘陸遜在石亭打敗曹休之機,出散關(guān),包圍陳倉(今陜西寶雞西南),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軍趕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漢中。

        三出祁山

        第三次北伐是建興七年,亮進(jìn)攻武都(今甘肅成縣)、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打敗魏援軍,占了這兩郡,留兵據(jù)守,自己率部回師。次年,魏軍進(jìn)攻漢中,諸葛亮加強防守,又增調(diào)援軍,再由于連續(xù)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軍撤退。

        四出祁山

        第四次北伐是建興九年,蜀軍包圍祁山,魏軍統(tǒng)帥司馬懿迎擊,諸葛亮準(zhǔn)備決戰(zhàn)。司馬懿知蜀軍遠(yuǎn)來,軍糧不多,憑險堅守,拒不出戰(zhàn)。諸葛亮想用退兵的辦法引誘敵人,但司馬懿追趕很謹(jǐn)慎,蜀軍一停,他就扎營拒守。此時劉禪聽信諸葛亮早晚欲稱帝的謠言,下旨令武侯退兵,加上蜀軍糧草將盡,諸葛亮只得班師,在歸途中以伏兵殺了魏國名將張合。

        五出祁山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到達(dá)郿縣,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營。司馬懿也筑營阻攔,不與蜀軍作戰(zhàn),料知蜀軍遠(yuǎn)來,糧草運輸困難,想把蜀軍拖垮。諸葛亮也有準(zhǔn)備,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長期戰(zhàn)爭的打算。諸葛亮在這次出兵前曾與孫權(quán)約定同時攻魏,五月吳軍十萬攻魏,不勝,撤回江東,所以蜀軍只得與魏軍單方面周旋。八月間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情日益嚴(yán)重,不久就與世長辭。死后,姜維等遵照他的遺囑,秘不發(fā)喪,整軍退入斜谷。諸葛亮出師北伐共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還有一次是魏軍進(jìn)攻漢中,不是諸葛亮出擊。后世概而言之,說成是「六出祁山」。

        真相:正史中諸葛亮沒有六出祁山

        先引凌云雕龍關(guān)于祁山、岐山地理位置的片段:“祁山與岐山不同,岐山為山名,位于今日陜西省岐山縣東北附近,古公亶父曾率領(lǐng)周室遷居于此,興建開創(chuàng)周朝八百年天下。祁山亦為山名,位于今日甘肅省西和縣西北。光從地圖鳥瞰,一個在天水以南,一個在陳倉以東,兩地航空距離超過一百公里,實際山路彎涎,更勝于漫漫途遙!

        北伐用兵

        史書記載,諸葛亮南征后對曹魏用兵共有七次:

        建興六年春

        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云鄧芝設(shè)疑兵于斜谷,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甘肅西和縣西北)。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張郃出拒,大破馬謖于街亭,王平獨木難支,遂有諸葛亮空城計一事。諸葛亮拔西縣千余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

        建興六年冬

        諸葛亮出散關(guān)(陜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魏延所斬。

        建興七年

        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建興八年秋

        魏軍三路進(jìn)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陜西省安康縣西北),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于城固(陜西省城固縣東)、赤坂(陜西省洋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余天,魏軍撤退。

        建興八年秋后

        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于陽溪(南安郡內(nèi),當(dāng)在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建興九年

        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guān)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于上邽(甘肅省天水縣)。司馬懿追亮至鹵城(又稱鹽官鎮(zhèn),位于禮縣東北部,鹽官河兩岸,東接天水市、徽縣,西鄰西和縣)[1],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五月,司馬懿與諸葛亮交兵,魏延等將斬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lǐng),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李嚴(yán)因運糧不濟呼亮還。諸葛亮在木門道設(shè)計,連弩射殺魏名將張郃。李嚴(yán)廢為平民。此為二出祁山。

        建興十二年

        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jù)武功五丈原(陜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濱。司馬懿據(jù)守不出。八月,諸葛亮卒于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走生仲達(dá)”事。魏延因與楊儀不和,被以謀反罪誅殺。

        這七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并未交戰(zhàn)。第五次只出偏師,諸葛亮未出漢中親至。因此人們通常按照清人俞樾《小浮梅閑話》中的說法,稱諸葛亮五次北伐。清人梁章鉅稱諸葛亮四次北伐,未記建興七年出兵。

      【六出祁山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三國演義六出祁山的故事07-25

      六出奇計的成語故事06-28

      六出奇計的歷史典故06-28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2-16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3-12

      成語故事02-04

      成語故事01-30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2-16

      枕戈待旦成語故事10-15

      如魚得水的成語故事08-14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国产亚洲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 日韩精品加勒比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在线观看 | 永久免费AV无语国产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