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國的春節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的春節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的春節作文 篇1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歷來是文人墨客們津津樂道的文學主題。那么,文人作家們筆下的春節,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一代文學大師曹雪芹,運用神來之筆,細膩地描繪了舊時王公貴族過年的熱鬧情景,場景描寫極其盛大:大觀園正門上也挑著大明角燈,兩溜高照,各處皆有路燈。上下人等,皆打扮得花團錦簇,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也寫了清朝時節的過年習俗:除夕晚上,先是由賈母率領全家老小,拈香下拜,祭家祠、敬祖先;再就是向上輩行禮,給晚輩壓歲錢;最后全家吃合歡宴。正月初一開始走親訪友,看戲賞燈……
魯迅筆下的春節,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在他的小說《祝福》里,魯鎮的新年洋溢著喜慶,晚云中間時時發出閃光的爆竹,散發著幽微的火藥香。“祝福”亦稱“祚福”,據說始于元朝,千年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成為紹興人特有的過年方式。而在《過年》一文中,魯迅對人們過舊歷年表現出的“格外的慶賀”,“去年還熱鬧”,“比新歷年還起勁”,表示了他的贊賞。他自己則是:“我不過舊歷年已經二十三年了,這回卻連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國人也“噓”了起來:這卻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僅有的高興。”
作家馮驥才(《年意》)描寫了大年將臨時候的逼迫感,“如果此時你還缺幾樣年貨尚未備齊,不免會心急不安,跑到街上轉來轉去”,再看“你生怕誤車而錯過大年夜的團圓,也許會不顧挨罵、撅著屁股硬爬進車窗”這句,是表現過年回家那種著魔發瘋的情緒,描寫的場景和今天出門在外、回家過年所造成的春運緊張場面,不謀而合。當然,也不乏描寫過年的熱鬧與光鮮:年貨,無論是吃的、玩的、看的、用的,全都火紅碧綠,艷紫鮮黃、亮亮堂堂,生活好像一下子點滿了燈。
梁實秋的《過年》,則大力宣揚了過年的乏味與繁瑣:我小時候并不特別喜歡過年,除夕要守歲,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這對習慣于早睡的孩子來說是一種煎熬……“登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個頭,才算禮成。這個差事我當過好幾次,從心坎兒覺得窩囊”。
名作家莫言在文章《過去的年》中寫道:那時候我的飯量大得實在驚人,能吃多少個餃子就不說出來嚇人了。表現了過去物質生活的`貧乏,所以,他小時候特別盼望過年,因為“可以吃好飯、穿新衣,有許多的熱鬧和神秘”,他更寫了“裝財神”這一年節時的討飯習俗:往往是你一家人剛剛圍桌子吃餃子時,大門外就響起了響亮的歌唱聲“財神到,財神到,過新年,放鞭炮。快答復,快答復,你家年年蓋瓦屋。快點拿,金子銀子往家爬。”讓人在笑出眼淚的同時,稍感難過。
透過作家筆下絢麗多彩的春節,我們看到,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年的文化都在傳承和發揚,濃濃年味雖讓人羨慕,而那過年時節的無奈苦澀,更讓人感嘆不已。
中國的春節作文 篇2
外國的小朋友,再過幾天,就是我們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你是否想來我們中國,享受一下春節的熱鬧與快活呢?首先,我給你一一介紹下下,我們在春節期間一般會做些什么。
過年之前,我們會要父母拿一些錢給我們和好朋友去街上,買一些自己想買的東西,還會和父母去街上買新衣服。在家里什么事也不用做,盡情地和伙伴們玩個昏天黑地。
過年的那一天,我們就會貼對聯,貼門神,然后和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一起吃頓團圓飯。吃團圓飯也是有講究的,在我們這里,一般說來,有兩三個兒子的,就除夕這天開始在兒子們家中輪著吃。我爺爺有三個兒子,一般早上在我小叔家吃,中午在我家吃。晚上在我大叔家吃。在吃飯之前,我們還會燃放一長串震天響的鞭炮,然后才開始吃飯。
在過年期間,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笑容。
大年初一,我們就開始走東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為我們攢點壓歲錢。早上起來,爸爸媽媽就會把點心蘋果等裝出來待客。而我們小孩則到各家去拜年。先是向爺爺奶奶拜年,向他們說些吉祥的話。比方說,祝爺爺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然后,爺爺奶奶就會說真乖,就開始拿壓歲錢。由大到小,然后是到伯伯叔叔家里去拜年。不僅可以攢壓歲錢,還可以邊玩邊吃點心呢。
到了正月初二,我們就開始走親訪友。第一家是去外婆家拜年。然后再一一拜訪。這種走親訪友的拜年活動一般來說要持續到正月十五,也就是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月也就算是過完了。
外國的小朋友,聽了這么多,你是否動心了呢?如果你想來中國過春節,那就快快行動吧!你一定會受到我們最為熱情的`歡迎和接待,你也一定會玩得十分暢快!
外國的好朋友,來吧!我們時時恭候!
簡評:看到一道話題作文,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放眼全球”地考慮問題,在選材的角度上,就有極大的廣度。而寫文章時以寫書信的口吻來行文,則在文體文風上又做到了有創新。其實,“古今中外”的視野,都給了我們很大的馳聘空間。
中國的春節作文 篇3
轉眼間,一年的時光飛逝而去,20xx年是每一個中國人值得留念的一年來到新的一年,回首過去的一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也是多喜多福的一年。在春節期間,我長了不少見識,懂得了不少春節的習俗,原來春節如此奧妙,如此有趣。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其中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霉氣統統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而在過年期間,大部分人都會把垃圾掃到一起,而不倒處去,因為古代人認為過年間倒垃圾時把財氣、運氣掃出去,把垃圾掃在一起則有聚財的寓意
春聯也叫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是宋代祖先發明,在明代廣為流傳,到了清代,便開始盛行。
在貼春聯的同時,人家還要在屋門上、墻壁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明智的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 “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有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等。
春節貼年畫在城鄉都很普遍,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木板印刷術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年畫中有了《五谷豐登》、《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就點起蠟燭或油燈,等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病魔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炮竹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是同族長帶領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朋友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臘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加上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表示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
春節到處都洋溢著喜悅的氣氛,人們忘記了憂傷,共同與新年一起慶祝,也希望新的一年有新的喜運。
中國的春節作文 篇4
我站在窗前,俯視著樓下寬寬的街道。街道上大紅燈籠高高掛,五色彩旗迎風飄,摩托汽車齊上陣,兩個字:熱鬧。
快過年了,人們都爭先恐后地購買年貨。商店里,擠滿了顧客,有的是為了孩子或老人挑選,有的則是為了自己挑選。不一會兒,那一件件款式新穎,式樣獨特的衣服就被搶購一空了。
超市里人山人海。來購物的人都排著長長的隊伍,拎著大包小包。超市又增加了幾個收款機,但還是不夠用。這可把收銀員給忙壞了。售貨員不停地增加貨柜里的東西,忙得不可開交。
菜市里,更是水泄不通,大家都想在除夕夜里一飽口福。小販們可沒錯過這個好機會,紛紛把價錢往上提。如:豬肉平時一斤13元,現在漲到一斤22元,芥菜平時一斤1、5元,現在漲到4元,龍蝦平時一斤10元,現在漲到15元,盡管如此,來購買的人仍然絡繹不絕。
我國春節有許多風俗習慣,貼春聯就是其中一種,大家都上街挑選春聯,經過一翻精挑細選過后,選定自己滿意的春聯回家貼上。各家各戶都貼上喜氣的'春聯,以此來祝福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能有好運。
除了穿新衣服,小孩子們最開心的事要數收紅包了。每年都可以收到一筆數目可觀的錢,用它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你說小孩子開心不開心。
新年真熱鬧呀!
【中國的春節作文】相關文章:
中國春節作文02-01
中國的春節作文01-12
中國的春節的作文08-22
中國春節的作文12-02
中國春節作文英語02-02
中國的春節英語作文「精選」02-02
中國春節風俗的作文02-02
中國的春節英語作文02-03
中國春節感受作文02-02
中國春節的日子精選作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