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

      時間:2021-07-20 12:52:32 端午節 我要投稿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1

        早晨來到學校,蘋果老師早已在黑板前潑墨揮毫了,畫家小徐也在老師旁邊心無旁騖地繪畫著。那條龍舟可真是霸氣呀!高昂著龍頭,蓄勢待發。劉老師的行楷更是讓人拍案叫絕。更可愛的是大家集思廣益,為粽子君畫的肖像,可愛!精致!

        聽說,今天劉老師會請幾位神秘嘉賓來給我們進行技術指導,會是誰呢?好期待呀!早操課結束,眼尖的我便看到了等候在教室外的幾位神秘嘉賓,這幾位一看就是身經百戰,久經沙場的老將。在一陣熱烈的掌聲后,她們陸續踏進教室。為了表示歡迎,我們為嘉賓們帶上了鮮艷的紅領巾。一個個“超級粽神”閃亮登場!

        因為坐在最前面,當然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們率先定位資質最深的羅奶奶。丁一拉住她的左手,我拉住她的右手。見到大將降臨,我們三組的五個隊員終于長舒一口氣。羅奶奶首先給我們示范了一個。原先擁有無限腦細胞的我頓時目瞪口呆,天哪,高難度呀!羅奶奶又把動作和細節分析講解,還手把手地指導。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第一個作品居然是個迷你型的,再看看別的同學:心靈手巧的丁一很快就上手了,只見她先把粽葉扎成了一個封閉的漏斗形狀,將糯米裝入其中,再把粽葉緊緊裹上,系上繩子,一個粽子就這樣大功告成了,雖然不是很完美,但已經很不錯了。

        粽子君即將踏上“蒸”途。可是老師只準備了四個電飯鍋,這么多的粽子,怎么煮。好在有熱心的戴媽媽,替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下午戴媽媽把早上帶回去的粽子煮熟了,又送了過來。聞著香味四溢的粽子,忍不住口水直流。蘋果老師仿佛看穿了我們的心思,下午茶時刻正式開始。領一個,捧在手心,暖暖的,解開繩結,潔白的糯米與翠綠的箬葉相互映襯。我也顧不上斯文,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一個下肚,還意猶未盡。舔了舔手上的余味,香!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我想起了前年在奶奶家過的那個端午節,粽子的余香仿佛還留在我的舌尖……

        記得那一年端午節的一大早,爺爺就帶著我出去采艾葉。我問爺爺:“為什么端午節要掛艾葉?”爺爺摸摸我的腦袋,笑著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使全家人平安健康。”不一會兒,我和爺爺便采了一大筐艾葉,爺爺把艾葉高高地掛在大門口,綠油油的艾葉散發著陣陣清香,沁人心脾。

        那邊,奶奶也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有蘆葦葉、糯米、五花肉、蜜棗、紅豆、青豆……。奶奶要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她把兩片蘆葦葉重疊在一起,卷成一個漏斗形狀,先在“漏斗”的最下面放上一顆蜜棗,再把糯米和豆子混合在一起,一勺一勺地填滿“漏斗”,然后把蘆葦葉一層層卷起來包好,再用一根白線把粽子綁緊。就這樣,一個可愛的蜜棗粽子就奶奶手上誕生了。看到奶奶包得這么熟練,我也躍躍欲試,然而包粽子并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卷好蘆葦葉,剛填進去第一勺糯米,調皮的糯米就從“漏斗”底部溜了出來。經過這一次失敗,我有些沮喪。奶奶見了,就過來手把手地教我包了幾次,我終于學會了。經過一個上午的忙碌,我們包了一大盆粽子。奶奶把它們一個個放進蒸鍋里蒸。我焦急地等待著粽子出鍋。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滿屋彌漫著粽子的香味。粽子總算出鍋了。哇!香噴噴的五花肉棕、甜滋滋的蜜棗粽讓我垂涎欲滴。奶奶又端出冒著紅油的咸鴨蛋。我們全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大動食指,吃得不亦樂乎……

        我已經離開老家兩年了,每每想起這個端午節,我都回味無窮。它不僅有粽子的香甜,更承載著奶奶對我的愛。今年的端午節又快要到了,我多想回去看看奶奶啊!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3

        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都擁有屬于自己的飲食文化,節日習俗。就好像每一個人都擁有不一樣的外貌和性格特點。

        外婆的家在一條小村莊上,而每一年的端午節,我最喜歡的地方,莫過于那里了!

        雖然在端午節吃棕子,是中國人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又有誰家會親自動手

        來包棕子呢?但是……

        外婆家的端午節,是非常隆重的。那一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在村子里面繞一個大圈,就像春節那般熱鬧。而且,那條村子的端午節,在外打工的兒子必須提前幾天回來,而女兒們,就可回可不回。

        有一年,恰巧媽媽有事要回家一趟,我吵著鬧著要一起回去,后來,就到端午了,我于是就賴在外婆家,不肯回來了。就這樣,我才能體會得到那一個幸福的場面啊!

        端午節的前一天,別人就會把外婆事先訂好粽葉和粽繩送到家里。而第二天早晨串完門后,全家人就開始動工了。

        我們先圍成一個圓圈,中間放要包的粽子餡,我們有4種餡,所以工程“浩大”啊!有一些重的活就歸屬于舅舅們了,而包粽子這個看似簡單但卻復雜的工程就是小姨們的工作了,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就只能坐在旁邊看,不能動手,因為我們只會添亂。

        每一年我們家都要包上幾百個粽子,所以用就算全家出動,都要用好幾個小時,但是我們即使不能動手,卻很樂意坐在旁邊,因為外婆總是一邊包粽子,一邊說笑話,頓時,引得我們開懷大笑。而且小姨們總會說上兩句生活中的趣事,例如:“表弟在學校闖了什么禍;表妹在家里干了什么壞事”等等,有時在旁邊調配料的舅舅們也插上一句你完全想不到的笑話,多么匪夷所思啊!我最喜歡的就是媽媽說我的`成績進步了,頓時我就覺得無比的自豪。那時,全家人的臉上都布滿了歡樂的笑容,整間屋子都充滿了笑聲,似乎整片天空都是那么的美好。往屋子外面看去,太陽公公都急著下山了,原來時間過了那么久……

        那一個充滿親情,充滿歡樂,充滿幸福的粽子,我永遠都不會忘懷!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4

        連綿不斷的山,綠陰如蓋的樹,書聲朗朗的校園,古色古香的農家小院,你們猜這是哪兒啊?這就是我們岢嵐的美麗鄉村——宋家溝。

        清晨,我們早早地到達了宋家溝。我走進一戶農家小院,院中彌漫著花香,聽著雞鳴犬吠聲和小蟲的呢喃聲,好一支悅耳動聽的交響樂啊!院中有一塊地,種樹,種菜,種花,雖然不是什么奇花異草,但又是一道好景。真所謂"院中桃花始盛開,青天白日映樓臺。綠樹碧檐相掩映,好似仙境天上來。"這樣的生活怎能使人不向往呢?

        正在陶醉之時,"嵐漪書社端午節詩文朗讀會"開始了,社員們心潮澎湃,繪聲繪色的分享著自己的作品。趙陽老師和小白的《一起成長》讓我感受到了父女之間那份無微不至的愛;任宇陽小朋友的《保護地球媽媽》讓我知道保護地球,世界才會更美好;安昱熔小朋友的《少年中國說》讓我領略到了中國少年的壯志豪情:李子阿姨的原創作品《水土如畫》更是讓我感受到了岢嵐人對這片熱土那份深沉的愛。

        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宋家溝小學的那些默默無聞的老師和純真可愛的學生。這些老師把自己的心血和無私的愛都傾注于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燃燒于偉大的教育事業。我記得有一位女教師說,她住在學校里,平常很少回家,每次兒子給他打電話都會問"媽媽,你什么時候回家啊?",每當他挎起包包正準備回家時,孩子們都會問"老師,您去哪兒?什么時候回來啊?"我想這位老師的心中是舉棋不定的,因為這些都是她的孩子。在這個小小的學校里,有著許多這樣的老師,他們雖然渺小,但他們的愛可以感化這里的孩子,改變這里的孩子,他們希望孩子們越來越好,長大以后成為一代棟梁。這些純真可愛的孩子們這么小就離開父母生活自立,在他們的小世界里,老師就是父母,他們聽老師的話,努力學習,用這種老師最喜歡的方式來感恩老師,不想讓老師失望。在他們小小的身體里賦有著滿滿的正能量。

        那連綿不斷的山,綠樹如蓋的樹,書聲朗朗的校園……一切都印在了我的記憶之中。在靜謐的中午,人們正在午休,雞、犬、小蟲也不再鳴叫,只有樹葉在颯颯作響,也許它是在歡迎我們下次再來吧!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5

        今天放學剛到家,就看見奶奶在客廳里忙得不亦樂乎。看到眼前攤在桌上的“葉子”和滿滿一盆的白米,我急忙問“奶奶,你在做什么啊?”奶奶停下來充滿愛意的看著我說:“寶貝,馬上要過端午節了,奶奶包粽子給你吃啊!”“包粽子!端午節!”我一聽,迫不及待的端來椅子聚精會神的聽奶奶說了起來。我得好好和奶奶了解一下,這可是獲得課外知識的好機會!

        原來,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葉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有的地方還舉行賽龍舟吶!奶奶說我們蚌埠的風俗是掛艾葉—驅蟲、飲雄黃酒—解毒、吃粽子—紀念詩人屈原、戴香包—辟邪。因為科學越來越發展,現在我們主要是吃粽子和掛艾葉!

        哦,原來綠色的“葉子”是包粽子用的,而且端午節這么有意義!看著奶奶在我眼前嫻熟的包著粽子,我也蠢蠢欲動起來。我決定包蜜棗餡的!

        我挽起袖子,撿起一大片粽葉,照著奶奶的樣子把粽葉卷起來,然后放上米,又在米上澆了一些水,接著放進去一個蜜棗,再放上一層米。學著奶奶的樣子小心翼翼的用粽葉裹住米和蜜棗。啊呀!沒繞好粽葉,米和棗子都灑了。奶奶看著我著急的樣子說;“不急不急,要有耐心。”在奶奶的“全面”指導和我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完成了我的端午節作品---一只貓耳朵粽子!好可愛!

        沒過多久,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嘗了起來,把粽葉剝開,聞一聞,真香啊!接著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不過我把我包的粽子給奶奶嘗了,因為和奶奶學到好多知識!(看,我“包”的粽子—其實是我畫的啦。)

        今天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好期待今年的端午節啊!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6

        要過端午節啦,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外公外婆,到了那里,爸爸去焦作辦事,我和媽媽留下來陪外公外婆談談心、說說話,一家人親親熱熱的是多么的高興啊!

        快到十點了,我和媽媽、外婆一齊去買東西。來到了大街上,媽媽給外婆買了各種各樣的豆子,聽媽媽說豆子營養豐富,要外婆平時多吃點。看我皮膚多光滑,我也想讓外婆額頭上的皺紋少一點,我給外婆挑了兩兜桃子和甜瓜。聽到吆喝聲:"黃瓜一元四斤,便宜了快來買。"外婆也不甘示弱,來到那個菜攤前彎下身子拾了一大兜黃瓜,最后我們像打了個大勝仗似的提著采購的東西往家走。

        走著走著,我的小手勒得發疼啦,只看見媽媽和外婆都滿頭大汗吃力地往前走,哎,媽媽總是這樣,好買東西!

        "讓我幫你們捎回去吧,你們買得可真多!"只聽到一個弱弱的聲音在我們身邊響起,回頭一看,是一位老奶奶,頭發蒼白,滿面笑容,騎著個小三輪車,后邊還坐著一個小男孩,跟在我們的身后。

        媽媽也扭過頭來說:"好,好,謝謝!"然后我們把大包小包的東西都放在老奶奶的小車里。快到一個小路口時媽媽說:"我們往這邊拐,你去哪邊呀?"老奶奶指了指另一個方向說:"我家住在那邊!不過我幫你們送到家吧!"媽媽高興地說:"太謝謝您啦!"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外婆家,媽媽把東西都搬了下來,然后媽媽拿了一個大甜瓜塞給了那個小男孩,奶奶推讓著不要,媽媽堅持著說:"讓孩子吃吧,太感謝您啦,有空來我們家坐坐吧!"經過一番推讓,小男孩拿住了甜瓜,我們和老奶奶微笑告別!

        回到家,我問媽媽,今天的老奶奶是不是叫樂于助人呢?媽媽高興地說:"小妮子,說得對,這就是樂于助人!你看,我們又不認識老奶奶,但人家主動來幫助我們,今天真的是很感動哦,以后我們也要學會樂于助人啊!"

        今年的端午節真的是不一樣,我不僅感受到了媽媽對外公外婆無微不至的關懷,還感受到了陌生奶奶對我們的無私幫助。以后我也要向老奶奶一樣,幫助別人,關心別人,做一個真正的四好少年!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也數秦國野心最大,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選擇。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御,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御,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于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么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里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尸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尸體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里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著小雨,我吃著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不清;并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著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奏,揮舞著船漿,喊著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并進,爭先恐后,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劃龍舟,我愛這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8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這些傳統佳節中,我覺得最有趣的節日要數端午節了。

        每年端午節,爸爸都會包上一些美味的粽子。我爸爸包的粽子和南方常見的粽子很不相同,它們可都是用新鮮的蘆葦葉做的。把蘆葦葉煮沸殺菌后,包粽子的“大戲”就要開幕了。先挑兩三張寬大的新鮮的蘆葦葉,把它們折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往里面放上一些圓糯米,接著放入兩個去了核的金絲蜜棗,再放一些圓糯米,直到快溢出來為止,最后把上面的蘆葦葉卷下來,并把自制的鋼針穿過粽身,被鋼針帶著的蘆葦葉尖也一同穿過粽身,一個無需一根棉線的長尾粽就這樣做好了。這種風味獨特的蘆葦葉粽我每次都能吃上好幾個。

        端午節又快到了,今年可和往常不一樣,因為我準備也加入包粽子的隊伍。原本以為每年都看著爸爸怎么包粽子,自己肯定一上手就能包成,結果,圓糯米總是不“聽”使喚,老往縫里“跑”出來。呼!終于不“跑”了。我趕緊把上面的蘆葦葉卷下來。蘆葦葉尖也終于抽出來了。為了顯得稍微漂亮些,我還特意把蘆葦葉尖留得長長的。大功告成!一個“小馬哥粽子”終于完成了。后來,我慢慢學會了包粽子,整整一個上午,我們包了40多個粽子。

        下鍋了!煮了整整一個小時。一鍋香噴噴的蘆葦葉長尾粽終于出爐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出我包的長長的、丑丑的粽子。咬了一口,哇!真好吃!可能是自己做的緣故吧。

        我們一家三口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聊起了端午節的來歷。媽媽告訴我:中國古代有位詩人名叫屈原,他見自己的國家眼看就要戰敗了,就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汨羅江,以身殉國。人們知道了這件事,就連忙用粽子包起糯米投入江中,不讓魚、蝦、蟹咬食屈原的身體,于是,五月初五吃粽子的文化傳承了下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吃“五黃”、賽龍舟、掛香囊等傳統習俗。

        今年端午節好開心,因為我不僅品嘗到了自己做的美食,還收獲了知識,比去年、前年光吃著爸爸包的粽子更有意義。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那天,我到紹興奶奶家過節,在二爸爸家吃完中飯,在我的要求下,二爸爸終于同意答應帶我去釣魚了。我很興奮,我還從來沒有釣過魚呢!

        到了目的地,釣魚的地方在一個公園里,那里有一個湖,已經有好多人在釣魚了。二爸爸拿出了魚桿,也有我一根。我們找到了個好位置,先把魚桿弄好,再試好水深,弄好浮標,讓它正好立在水中。這可是技術活,只有二爸爸會做,我可做不來。一切都弄好后,把準備好的魚食鉤在魚鉤上,然后,把魚鉤魚桿同時甩出去,這時魚桿一定要拿穩,不能讓它飛出去。看著浮標在水中立起來了,只有等著魚上鉤了。

        等著等著,等了十幾分鐘,,浮標小小地動了一下,我激動極了,邊拉魚桿,邊說:“沒想到這么快就釣到了。”可拉起來一看,什么也沒有,反而魚食也不見了。唉,竟被魚把魚食給吃了。我爸安慰我:“魚哪有那么好釣的,別人釣了那么長時間也沒釣上來呢,要有耐心,繼續努力。”

        換了一個地方,鉤上魚食,又可釣了,這次浮標總在動,我要拉起魚桿來看,爸爸說:“你可真會上當,風吹過,難道浮標不會動?”我不信,一定要拉上來看看。等拉上來一看,果然魚食還在,剛才魚標分明動得很厲害呀!爸爸說我太沒耐心,釣魚一定要有耐心。

        正說著呢,只聽旁邊有人大叫,我們都把頭轉了過去,看見有一個人釣上了一條大魚,正在拿網撈。我被那條大魚吸引了。那是一條大草魚,很大,魚桿都被拉彎了,旁邊的人在幫忙,用網努力地撈它,我看得很緊張。這時,魚“啪”的一聲掉到了水里,引起一陣驚呼,乘魚還沒逃,一網下去,終于把魚撈到了。這時爸爸說:“看來這個湖里也是有大魚的。”我們有了信心,繼續釣。

        一個下午很快就過去了,我們一條魚也沒釣到。雖說這個端午節沒有收獲大魚,但我收獲了快樂。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不一樣的端午節06-24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05-29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06-20

      不一樣的端午節07-14

      不一樣的端午節初中作文10-04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精選51篇)06-06

      不一樣的端午節700字作文07-14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500字04-06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15篇07-05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ⅴa在线va天堂va | 色七七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色爱AV综合网国产精品 | 茄子国产成版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电影午夜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观一二三区 |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1

          早晨來到學校,蘋果老師早已在黑板前潑墨揮毫了,畫家小徐也在老師旁邊心無旁騖地繪畫著。那條龍舟可真是霸氣呀!高昂著龍頭,蓄勢待發。劉老師的行楷更是讓人拍案叫絕。更可愛的是大家集思廣益,為粽子君畫的肖像,可愛!精致!

          聽說,今天劉老師會請幾位神秘嘉賓來給我們進行技術指導,會是誰呢?好期待呀!早操課結束,眼尖的我便看到了等候在教室外的幾位神秘嘉賓,這幾位一看就是身經百戰,久經沙場的老將。在一陣熱烈的掌聲后,她們陸續踏進教室。為了表示歡迎,我們為嘉賓們帶上了鮮艷的紅領巾。一個個“超級粽神”閃亮登場!

          因為坐在最前面,當然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們率先定位資質最深的羅奶奶。丁一拉住她的左手,我拉住她的右手。見到大將降臨,我們三組的五個隊員終于長舒一口氣。羅奶奶首先給我們示范了一個。原先擁有無限腦細胞的我頓時目瞪口呆,天哪,高難度呀!羅奶奶又把動作和細節分析講解,還手把手地指導。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第一個作品居然是個迷你型的,再看看別的同學:心靈手巧的丁一很快就上手了,只見她先把粽葉扎成了一個封閉的漏斗形狀,將糯米裝入其中,再把粽葉緊緊裹上,系上繩子,一個粽子就這樣大功告成了,雖然不是很完美,但已經很不錯了。

          粽子君即將踏上“蒸”途。可是老師只準備了四個電飯鍋,這么多的粽子,怎么煮。好在有熱心的戴媽媽,替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下午戴媽媽把早上帶回去的粽子煮熟了,又送了過來。聞著香味四溢的粽子,忍不住口水直流。蘋果老師仿佛看穿了我們的心思,下午茶時刻正式開始。領一個,捧在手心,暖暖的,解開繩結,潔白的糯米與翠綠的箬葉相互映襯。我也顧不上斯文,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一個下肚,還意猶未盡。舔了舔手上的余味,香!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我想起了前年在奶奶家過的那個端午節,粽子的余香仿佛還留在我的舌尖……

          記得那一年端午節的一大早,爺爺就帶著我出去采艾葉。我問爺爺:“為什么端午節要掛艾葉?”爺爺摸摸我的腦袋,笑著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使全家人平安健康。”不一會兒,我和爺爺便采了一大筐艾葉,爺爺把艾葉高高地掛在大門口,綠油油的艾葉散發著陣陣清香,沁人心脾。

          那邊,奶奶也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有蘆葦葉、糯米、五花肉、蜜棗、紅豆、青豆……。奶奶要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她把兩片蘆葦葉重疊在一起,卷成一個漏斗形狀,先在“漏斗”的最下面放上一顆蜜棗,再把糯米和豆子混合在一起,一勺一勺地填滿“漏斗”,然后把蘆葦葉一層層卷起來包好,再用一根白線把粽子綁緊。就這樣,一個可愛的蜜棗粽子就奶奶手上誕生了。看到奶奶包得這么熟練,我也躍躍欲試,然而包粽子并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卷好蘆葦葉,剛填進去第一勺糯米,調皮的糯米就從“漏斗”底部溜了出來。經過這一次失敗,我有些沮喪。奶奶見了,就過來手把手地教我包了幾次,我終于學會了。經過一個上午的忙碌,我們包了一大盆粽子。奶奶把它們一個個放進蒸鍋里蒸。我焦急地等待著粽子出鍋。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滿屋彌漫著粽子的香味。粽子總算出鍋了。哇!香噴噴的五花肉棕、甜滋滋的蜜棗粽讓我垂涎欲滴。奶奶又端出冒著紅油的咸鴨蛋。我們全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大動食指,吃得不亦樂乎……

          我已經離開老家兩年了,每每想起這個端午節,我都回味無窮。它不僅有粽子的香甜,更承載著奶奶對我的愛。今年的端午節又快要到了,我多想回去看看奶奶啊!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3

          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都擁有屬于自己的飲食文化,節日習俗。就好像每一個人都擁有不一樣的外貌和性格特點。

          外婆的家在一條小村莊上,而每一年的端午節,我最喜歡的地方,莫過于那里了!

          雖然在端午節吃棕子,是中國人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又有誰家會親自動手

          來包棕子呢?但是……

          外婆家的端午節,是非常隆重的。那一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在村子里面繞一個大圈,就像春節那般熱鬧。而且,那條村子的端午節,在外打工的兒子必須提前幾天回來,而女兒們,就可回可不回。

          有一年,恰巧媽媽有事要回家一趟,我吵著鬧著要一起回去,后來,就到端午了,我于是就賴在外婆家,不肯回來了。就這樣,我才能體會得到那一個幸福的場面啊!

          端午節的前一天,別人就會把外婆事先訂好粽葉和粽繩送到家里。而第二天早晨串完門后,全家人就開始動工了。

          我們先圍成一個圓圈,中間放要包的粽子餡,我們有4種餡,所以工程“浩大”啊!有一些重的活就歸屬于舅舅們了,而包粽子這個看似簡單但卻復雜的工程就是小姨們的工作了,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就只能坐在旁邊看,不能動手,因為我們只會添亂。

          每一年我們家都要包上幾百個粽子,所以用就算全家出動,都要用好幾個小時,但是我們即使不能動手,卻很樂意坐在旁邊,因為外婆總是一邊包粽子,一邊說笑話,頓時,引得我們開懷大笑。而且小姨們總會說上兩句生活中的趣事,例如:“表弟在學校闖了什么禍;表妹在家里干了什么壞事”等等,有時在旁邊調配料的舅舅們也插上一句你完全想不到的笑話,多么匪夷所思啊!我最喜歡的就是媽媽說我的`成績進步了,頓時我就覺得無比的自豪。那時,全家人的臉上都布滿了歡樂的笑容,整間屋子都充滿了笑聲,似乎整片天空都是那么的美好。往屋子外面看去,太陽公公都急著下山了,原來時間過了那么久……

          那一個充滿親情,充滿歡樂,充滿幸福的粽子,我永遠都不會忘懷!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4

          連綿不斷的山,綠陰如蓋的樹,書聲朗朗的校園,古色古香的農家小院,你們猜這是哪兒啊?這就是我們岢嵐的美麗鄉村——宋家溝。

          清晨,我們早早地到達了宋家溝。我走進一戶農家小院,院中彌漫著花香,聽著雞鳴犬吠聲和小蟲的呢喃聲,好一支悅耳動聽的交響樂啊!院中有一塊地,種樹,種菜,種花,雖然不是什么奇花異草,但又是一道好景。真所謂"院中桃花始盛開,青天白日映樓臺。綠樹碧檐相掩映,好似仙境天上來。"這樣的生活怎能使人不向往呢?

          正在陶醉之時,"嵐漪書社端午節詩文朗讀會"開始了,社員們心潮澎湃,繪聲繪色的分享著自己的作品。趙陽老師和小白的《一起成長》讓我感受到了父女之間那份無微不至的愛;任宇陽小朋友的《保護地球媽媽》讓我知道保護地球,世界才會更美好;安昱熔小朋友的《少年中國說》讓我領略到了中國少年的壯志豪情:李子阿姨的原創作品《水土如畫》更是讓我感受到了岢嵐人對這片熱土那份深沉的愛。

          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宋家溝小學的那些默默無聞的老師和純真可愛的學生。這些老師把自己的心血和無私的愛都傾注于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燃燒于偉大的教育事業。我記得有一位女教師說,她住在學校里,平常很少回家,每次兒子給他打電話都會問"媽媽,你什么時候回家啊?",每當他挎起包包正準備回家時,孩子們都會問"老師,您去哪兒?什么時候回來啊?"我想這位老師的心中是舉棋不定的,因為這些都是她的孩子。在這個小小的學校里,有著許多這樣的老師,他們雖然渺小,但他們的愛可以感化這里的孩子,改變這里的孩子,他們希望孩子們越來越好,長大以后成為一代棟梁。這些純真可愛的孩子們這么小就離開父母生活自立,在他們的小世界里,老師就是父母,他們聽老師的話,努力學習,用這種老師最喜歡的方式來感恩老師,不想讓老師失望。在他們小小的身體里賦有著滿滿的正能量。

          那連綿不斷的山,綠樹如蓋的樹,書聲朗朗的校園……一切都印在了我的記憶之中。在靜謐的中午,人們正在午休,雞、犬、小蟲也不再鳴叫,只有樹葉在颯颯作響,也許它是在歡迎我們下次再來吧!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5

          今天放學剛到家,就看見奶奶在客廳里忙得不亦樂乎。看到眼前攤在桌上的“葉子”和滿滿一盆的白米,我急忙問“奶奶,你在做什么啊?”奶奶停下來充滿愛意的看著我說:“寶貝,馬上要過端午節了,奶奶包粽子給你吃啊!”“包粽子!端午節!”我一聽,迫不及待的端來椅子聚精會神的聽奶奶說了起來。我得好好和奶奶了解一下,這可是獲得課外知識的好機會!

          原來,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葉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有的地方還舉行賽龍舟吶!奶奶說我們蚌埠的風俗是掛艾葉—驅蟲、飲雄黃酒—解毒、吃粽子—紀念詩人屈原、戴香包—辟邪。因為科學越來越發展,現在我們主要是吃粽子和掛艾葉!

          哦,原來綠色的“葉子”是包粽子用的,而且端午節這么有意義!看著奶奶在我眼前嫻熟的包著粽子,我也蠢蠢欲動起來。我決定包蜜棗餡的!

          我挽起袖子,撿起一大片粽葉,照著奶奶的樣子把粽葉卷起來,然后放上米,又在米上澆了一些水,接著放進去一個蜜棗,再放上一層米。學著奶奶的樣子小心翼翼的用粽葉裹住米和蜜棗。啊呀!沒繞好粽葉,米和棗子都灑了。奶奶看著我著急的樣子說;“不急不急,要有耐心。”在奶奶的“全面”指導和我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完成了我的端午節作品---一只貓耳朵粽子!好可愛!

          沒過多久,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嘗了起來,把粽葉剝開,聞一聞,真香啊!接著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不過我把我包的粽子給奶奶嘗了,因為和奶奶學到好多知識!(看,我“包”的粽子—其實是我畫的啦。)

          今天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好期待今年的端午節啊!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6

          要過端午節啦,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外公外婆,到了那里,爸爸去焦作辦事,我和媽媽留下來陪外公外婆談談心、說說話,一家人親親熱熱的是多么的高興啊!

          快到十點了,我和媽媽、外婆一齊去買東西。來到了大街上,媽媽給外婆買了各種各樣的豆子,聽媽媽說豆子營養豐富,要外婆平時多吃點。看我皮膚多光滑,我也想讓外婆額頭上的皺紋少一點,我給外婆挑了兩兜桃子和甜瓜。聽到吆喝聲:"黃瓜一元四斤,便宜了快來買。"外婆也不甘示弱,來到那個菜攤前彎下身子拾了一大兜黃瓜,最后我們像打了個大勝仗似的提著采購的東西往家走。

          走著走著,我的小手勒得發疼啦,只看見媽媽和外婆都滿頭大汗吃力地往前走,哎,媽媽總是這樣,好買東西!

          "讓我幫你們捎回去吧,你們買得可真多!"只聽到一個弱弱的聲音在我們身邊響起,回頭一看,是一位老奶奶,頭發蒼白,滿面笑容,騎著個小三輪車,后邊還坐著一個小男孩,跟在我們的身后。

          媽媽也扭過頭來說:"好,好,謝謝!"然后我們把大包小包的東西都放在老奶奶的小車里。快到一個小路口時媽媽說:"我們往這邊拐,你去哪邊呀?"老奶奶指了指另一個方向說:"我家住在那邊!不過我幫你們送到家吧!"媽媽高興地說:"太謝謝您啦!"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外婆家,媽媽把東西都搬了下來,然后媽媽拿了一個大甜瓜塞給了那個小男孩,奶奶推讓著不要,媽媽堅持著說:"讓孩子吃吧,太感謝您啦,有空來我們家坐坐吧!"經過一番推讓,小男孩拿住了甜瓜,我們和老奶奶微笑告別!

          回到家,我問媽媽,今天的老奶奶是不是叫樂于助人呢?媽媽高興地說:"小妮子,說得對,這就是樂于助人!你看,我們又不認識老奶奶,但人家主動來幫助我們,今天真的是很感動哦,以后我們也要學會樂于助人啊!"

          今年的端午節真的是不一樣,我不僅感受到了媽媽對外公外婆無微不至的關懷,還感受到了陌生奶奶對我們的無私幫助。以后我也要向老奶奶一樣,幫助別人,關心別人,做一個真正的四好少年!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

          聽老輩講,端午節的來歷是這樣的。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愛國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僅是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詩人。當時,七國鼎立,數秦國最強,也數秦國野心最大,要一統天下。當時楚國國君制國無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敗,自然成了選擇。這一點,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覺到了,便上書楚王,希望國君加強防御,不讓秦國的陰謀得逞,楚國國君不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認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國,把屈原調到汨羅去,屈原很傷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勸國君加強防御,國君不但不聽取意見,還當成惡意。終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盡了。水火無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沒了,百姓知道屈原是個好官,于是下江開船,紛紛搶救屈原,可這怎么撈的到?當時人們說水里有蛟龍,會吃了屈原的尸體,蛟龍吃飽了就不吃尸體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盡的日子叫端午節,每年的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劃龍船,祭奠屈原。端午節就是這樣來的。

          記得小時侯,端午節,我隨父母去外婆家,當時外婆家那里端午節比較昌盛,幾乎每年都要劃龍船。今年也不例外。

          當時,我家大舅舅身強力壯,也參加了劃龍船比賽。

          天下著小雨,我吃著黃澄澄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們夾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把五顏六色的雨傘,成了一道奇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時,我才知道,觀眾是有多少,——數不清;并把大江兩岸圍了個水泄不通。

          江上,遠遠的只見八條三丈多長一米寬的龍舟,停在江中,每條龍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龍頭擂鼓指揮,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間十六人,分列龍舟兩側。每條龍舟就是一個獨立團隊,每個團隊著裝整齊,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象離弦之箭,隊員們跟著鼓點的節奏,揮舞著船漿,喊著整齊雄壯號子,“一二、一二、一二……”龍舟越來越快,八條龍舟齊頭并進,爭先恐后,象八條鮫龍爭奪東海明珠。一轉眼,一條黃龍飛躍過終點,比賽結束。所有觀眾一齊鼓掌。比賽真精彩呀!

          我愛劃龍舟,我愛這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8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這些傳統佳節中,我覺得最有趣的節日要數端午節了。

          每年端午節,爸爸都會包上一些美味的粽子。我爸爸包的粽子和南方常見的粽子很不相同,它們可都是用新鮮的蘆葦葉做的。把蘆葦葉煮沸殺菌后,包粽子的“大戲”就要開幕了。先挑兩三張寬大的新鮮的蘆葦葉,把它們折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往里面放上一些圓糯米,接著放入兩個去了核的金絲蜜棗,再放一些圓糯米,直到快溢出來為止,最后把上面的蘆葦葉卷下來,并把自制的鋼針穿過粽身,被鋼針帶著的蘆葦葉尖也一同穿過粽身,一個無需一根棉線的長尾粽就這樣做好了。這種風味獨特的蘆葦葉粽我每次都能吃上好幾個。

          端午節又快到了,今年可和往常不一樣,因為我準備也加入包粽子的隊伍。原本以為每年都看著爸爸怎么包粽子,自己肯定一上手就能包成,結果,圓糯米總是不“聽”使喚,老往縫里“跑”出來。呼!終于不“跑”了。我趕緊把上面的蘆葦葉卷下來。蘆葦葉尖也終于抽出來了。為了顯得稍微漂亮些,我還特意把蘆葦葉尖留得長長的。大功告成!一個“小馬哥粽子”終于完成了。后來,我慢慢學會了包粽子,整整一個上午,我們包了40多個粽子。

          下鍋了!煮了整整一個小時。一鍋香噴噴的蘆葦葉長尾粽終于出爐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出我包的長長的、丑丑的粽子。咬了一口,哇!真好吃!可能是自己做的緣故吧。

          我們一家三口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聊起了端午節的來歷。媽媽告訴我:中國古代有位詩人名叫屈原,他見自己的國家眼看就要戰敗了,就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汨羅江,以身殉國。人們知道了這件事,就連忙用粽子包起糯米投入江中,不讓魚、蝦、蟹咬食屈原的身體,于是,五月初五吃粽子的文化傳承了下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吃“五黃”、賽龍舟、掛香囊等傳統習俗。

          今年端午節好開心,因為我不僅品嘗到了自己做的美食,還收獲了知識,比去年、前年光吃著爸爸包的粽子更有意義。

        不一樣的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那天,我到紹興奶奶家過節,在二爸爸家吃完中飯,在我的要求下,二爸爸終于同意答應帶我去釣魚了。我很興奮,我還從來沒有釣過魚呢!

          到了目的地,釣魚的地方在一個公園里,那里有一個湖,已經有好多人在釣魚了。二爸爸拿出了魚桿,也有我一根。我們找到了個好位置,先把魚桿弄好,再試好水深,弄好浮標,讓它正好立在水中。這可是技術活,只有二爸爸會做,我可做不來。一切都弄好后,把準備好的魚食鉤在魚鉤上,然后,把魚鉤魚桿同時甩出去,這時魚桿一定要拿穩,不能讓它飛出去。看著浮標在水中立起來了,只有等著魚上鉤了。

          等著等著,等了十幾分鐘,,浮標小小地動了一下,我激動極了,邊拉魚桿,邊說:“沒想到這么快就釣到了。”可拉起來一看,什么也沒有,反而魚食也不見了。唉,竟被魚把魚食給吃了。我爸安慰我:“魚哪有那么好釣的,別人釣了那么長時間也沒釣上來呢,要有耐心,繼續努力。”

          換了一個地方,鉤上魚食,又可釣了,這次浮標總在動,我要拉起魚桿來看,爸爸說:“你可真會上當,風吹過,難道浮標不會動?”我不信,一定要拉上來看看。等拉上來一看,果然魚食還在,剛才魚標分明動得很厲害呀!爸爸說我太沒耐心,釣魚一定要有耐心。

          正說著呢,只聽旁邊有人大叫,我們都把頭轉了過去,看見有一個人釣上了一條大魚,正在拿網撈。我被那條大魚吸引了。那是一條大草魚,很大,魚桿都被拉彎了,旁邊的人在幫忙,用網努力地撈它,我看得很緊張。這時,魚“啪”的一聲掉到了水里,引起一陣驚呼,乘魚還沒逃,一網下去,終于把魚撈到了。這時爸爸說:“看來這個湖里也是有大魚的。”我們有了信心,繼續釣。

          一個下午很快就過去了,我們一條魚也沒釣到。雖說這個端午節沒有收獲大魚,但我收獲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