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5年懷念屈原作文800字(通用1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5年懷念屈原作文8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1
當你縱身躍入汨羅江的那一剎那,我想你的心境一定是寧靜如水的。靜靜流淌的汨羅江就這樣默默地收留了你,你感到了江水的溫暖,你有一種被融化了的感覺。
在被放逐的最初日子里,你像一個被遺棄的孤兒,衣衫襤褸,在荒涼的澤畔慢無目的地流浪,山是猙獰的山,水是險惡的水,你感到整個天空向你壓來,你胸中的憤怒一觸即發。你失去了所有的尊榮和顯赫,你在空曠的荒野中咆哮著,遠山近水回蕩著你困獸一樣的聲音。“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涿謂余以善淫”。對于正直而清白的心靈,還有比這更惡毒的嗎?國家之憂,民族之慮肩于一身,該是怎樣的沉重。何苦世人皆睡,唯你獨醒啊,三閭大夫!如今落得個放逐蠻荒,流離失所,浪跡天涯……
然而,思想是可以放逐的嗎?心靈是可以放逐的嗎?
那一刻,你走向汨羅江。
死亡,沒有比這更絕望的拒絕,沒有比這更徹底的捍衛了。
我猜想,那個你準備告別塵世的時刻,你一定冷笑了。
兩千多年前的那一刻,世界突然變得出奇的靜,沒有鳥啼,沒有蟲鳴,甚至沒有一絲風聲,你踏著初夏澤畔野花的芬芳和野草的清香,走向一個莊嚴的時刻,一個永恒的瞬間。
在憂傷絕望的時候,你一定常常回想起兒時一些瑣碎的往事吧,想起在母親身邊的日子,或者,更多地想起你所愛過的女人?那種世俗的溫情和陶醉總是讓人刻骨銘心。
然而無論如何你沒有想到你會享受那么高的身后哀榮。
中華民族真是一個奇妙的民族,能把兩千多年前一個詩人的自殺和一種吃食聯系起來的民族無疑是聰明絕頂的民族。據說那吃食還花樣繁多,美不勝收。然而,每當端陽,在一縷縷粽子的香味中,當你的名字連同愛國詩人的桂冠被你的同胞炫耀時,我分明看到了你眼中的淚。那種酸楚的滋味實在無法訴說……
那時,你沉默著,腰佩長劍,徘徊在蘭蕙叢生的湘江之濱。沉默永遠是最徹底的鄙視,你的沉默穿越時空,在這個寧靜的.夜晚,年逼四十我終于理解了你的沉默,我分明又看見了你擦干淚水冷笑如初了。在那些孤獨寂寞的日子里,你一定常常躺在草叢中,凝視著古老的藍天和白云,和鳥們聊天,和蟲們嬉戲,和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娓娓而談。那是怎樣美妙的境界呀,心靈的透明讓萬物有了呼應,有了靈氣,有了神韻。這就是詩──最具本源意義的藝術。
你有了被江水融化了的感覺,你成了江水的一部分。就這樣,屈原──你的名字昭示著一種決裂和捍衛的開始,自此,這一脈心靈的清流汩汩流淌,從汨羅江到太平湖,流過漫長的歲月,流到今天。就這樣,你如炬的目光逼視千年,多少茍且者的骯臟靈魂在你的逼視下瑟瑟發抖,漸漸渺小成史冊上的一個污點,令后人不屑一顧。
宗國早已煙消云散,人世間的浮名終將隨風飄逝。而心靈的懷念和祭奠卻永遠也不會泯滅。你思想的碎片早已灑遍每一顆多情而高貴的心。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2
水浸濕了江邊土,誰還記得你的冤屈?功勞雖似浮屠,你卻依舊那么孤獨。究竟是世人的糊涂,還是圣上的疏忽?縱然流芳千古,卻還未得見證天下沉浮,只留得一端午……
聞粽香—恍然如夢
端坐窗前,一縷淡香縈繞鼻尖,似秋日的米香,似春潮的清泉,似夏季的`粽葉;幾縷幽香,幾絲懷念—昔日的屈原是否如我一樣?從不尋常的氣味中嗅出國之悲劇,己之悲劇?可就算知情,卻也還是無法做得力挽狂瀾,幾聲悲嘆,只得悲哀一生。
食粘粽—滋味自知
一手解開束縛,一手將粽送至口旁,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細細咀嚼,隨著唾液分解,牙齒細嚼。幾分甜,幾分香,略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葉香,莫名想起當初的你是否也像如此?—恍然領悟,世人皆迷于霧中,唯有你獨處高山峰。明知滅國不久,卻還在幻想。幻想人們夢醒,君主恍然。“世人皆醉我獨醒”無疑是你最好的寫照,也是莫大的悲哀,也許在江邊徘徊,方才領悟!
品粽味—口有余香
盤坐桌前,一杯苦茶在手,幾縷香煙環繞。口中隱約還有粽香殘存。腹中似乎還有米味幾許,喉中微微暖意。平靜中的我好似又想起了你,“縱然你已身赴河底,但還是無法忘記你。”江底的你是否看到龍舟馳騁,粽香股股?
越過千年光陰,眺望你堅實背影,世人皆醉你獨醒,難怪如此伶仃。只好默默傾聽,化為心靈補丁,祭奠你的墮江情……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3
一個峨冠博帶、腰配長劍的人,緩緩地走著。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蕩,激蕩如這眼前不息的波濤。
你有著貴族的血統,還有出眾的才華、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蒼生的雄心壯志和不畏強暴、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終銘記著自己的責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懷王重用你,讓你起草憲令,這是多么棘手的一個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會得罪多少權貴,會結下多少仇敵!你的前途會蒙上多少陰影!但這些你都不顧,你都忘記了。你只銘記自己的理想,銘記國家的富強,你毫無畏懼地說:“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兩次被貶的委屈壓不滅你的理想之火,小人的讒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蓋你的.理想之火。懷王在關鍵時刻還是想到了你,把你調回……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明知官場黑暗如昔,你明知懷王會再次聽信讒言,你明知上官大夫等人不會善罷甘休,你為何忘記了這些,卻執拗地銘記自己的使命呢?
你真的回來了,結果又怎樣呢?昏庸的懷王又一次聽信了上官大夫一伙人,竟然放走了張儀!你又能怎樣?只能徒留嘆息!
莫如算了吧,何必那樣執著呢?對國家,對懷王,你盡了心盡了力,既然已經不能挽狂瀾,何必承受無邊的苦痛?扛著鋤頭,披上蓑衣,回家種地,閑來訪友喝酒,明月清風作詩,不是很好嗎?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滿懷雄心壯志,要救楚國于水火,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來證明,為何?為何呀?
你始終銘記著自己的責任,正是因為這份銘記,這種看似愚拙不化的銘記,你在滔滔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永放光芒,才使得那條本來很普通的汨羅江散發著品格的幽香。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4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尸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5
我是一陣風。
白鳥飄飄,綠水滔滔,嫩黃花有些蝶飛。我帶著農家的歡聲笑語而來,屈原得到楚懷王的重用實施變法,百姓凄苦的日子將不復存矣。遠處那個人,一身浩然正氣,眼燦若星。頑皮的拂過他的衣袖,竟未動分毫。“乘騏驥以馳騁兮,求吾道夫先路也。施展抱負的機會來臨,我定堅持自我,不動如山。”我帶走這樣一句話。
我是一陣風。
草蕭疏,水縈紆,宮闕萬千都變做了土。我伴著一聲聲哭嚎而來,懷王已死,頃襄王執政,屈原離朝。沒有看見一個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楚國,而只看見楚國人民相爭的尸首喝紅了眼正在撕裂者誰家春閨夢里人的野狗。楚國黯然前景已昭然若揭。那個人邁著慘烈的步伐走近,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我的汨羅江,波濤暗涌,飛鳥哀鳴。“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蟲耳,又安能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我穿過濺起的江水,記下了 這樣一段話。
我是一陣風。
天高云淡,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我懷著愛國的情懷而來。“壯志饑餐俘虜肉,笑談喝酒飲匈奴血”的抗金英雄岳飛;“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詩人文天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燕國大夫荊軻。這種情懷,究竟是何等的韻力,似乎用語言永遠無法道明,只知道,它有些無窮的思量,能讓一個民族拔地而起,能讓許多偉人隨時而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揚起這樣一句話。
我是一陣風。
風煙俱凈,渚清沙白,驚贊龍舟飛渡。我揣著大家的粽米清香而來。歷史的長河蜿蜒前行,在澄清的思緒上升,一曲《離騷》,一曲《天問》,一道《九歌》,思緒在無意識中排寫編織,落在烙黃的圖冊上,那個沉睡在汨羅江的愛國詩人,注定將永垂不朽。“有的人死了,他卻永遠活著。”我懂了這樣一句話。
我是一陣風,敬、靜、凈、競,穿越流淌了千年的長河,感慨著屬于歷史的灼灼其華,也頓悟了屈原那水晶般的透徹,當身影落下,激宕在我身上的思和情,讓我明白了時間的長度,也詮釋出這樣一段話:這是最遼闊的思念,用名字鐫刻諾言。這里,那里,同歸一念;這是最燦爛的書寫,用年華賦春秋卷。風云,作硯,一劃一重天。
時光閱,天地鑒,佛曰:一念千年。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6
如果說,《詩經》曾經把溫煦的民間禮儀化作數百年和聲,慰藉了黃河流域的人倫離亂和世情失落,那么,屈原的使命就完全不同了。他只是個人,沒有和聲。他一意孤行,拒絕慰藉。他心九天,不在世情……
于是,我們看到屈原走來了,戴著花冠,佩著長劍,穿著奇特的服裝,掛著精致的玉佩,臉色高貴而憔悴,目光迷惘而悠遠。這么一個模樣出現在諸子百家風塵奔波的黃河流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請注意,這恰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個體形象出現的偉大詩人。《詩經》把詩寫在萬家炊煙間,屈原把詩寫在自己的身心上。
但是抽去任何一級臺階,都無法抵達目標,不管那些臺階對攀援者造成了多大的勞累和痛苦。即便是小人誹謗、同僚側目、世人疑惑,也不可缺少。時至今日對他自沉汨羅江,也不必投以過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我們一向冠以他愛國詩人的名頭,卻沒有想到他的自沉也許有對現實的悲憤,但也有對生命的感悟、對自然的皈服。
帝王權謀可以傷害他,卻不能控制他;儒家道家可以滋養他,卻不能拯救他。一個多愁善感的孤獨生命發出的聲音似乎無力改易國計民生,卻讓每一個聽到的人都會低頭思考自己的生命。因此,他仍然孤獨卻又不再孤獨,他因喚醒了人們長久被共同話語掩埋的心靈秘窟而產生了強大的震撼效應。
屈原不像諸子百家那樣總是表現出大道在心,平靜從容,不驚不詫。相反,他有那么多的驚詫,那么多的無奈,那么多的不忍,因此又伴隨著那么多的眼淚和嘆息。他對幽蘭變成蕭艾非常奇怪,他更不理解為什么美人總是難見、明君總是不醒。他更驚嘆眾人為何那么喜歡謠言,又那么冷落賢良……總之,他有太多的疑問、太多的困惑。他曾寫過著名的《天問》,其實心中埋藏著更多的《世問》和《人問》。他是一個詢問者,而不是解答者,他讓很多中國人把人生的疆場搬移到內心,漸漸領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詩和文學,因此,他也就從文化的邊緣走到了中心。
如果說,《詩經》首次告訴我們,什么叫詩,那么,屈原則首次告訴我們什么叫詩人。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7
我覺得屈原是一個很固執的人。
屈原與楚懷王同姓,是楚國的王族。因此他只向楚國效忠。這并不是他的固執。我覺得這是一種人生觀、價值觀。屈原可能認為,比起美好的生活、豐厚的俸祿,他更想讓楚國強大,即使自己在楚國的政治舞臺上展示不出什么功績,但能幫上忙就好。這很可能是屈原的想法,是他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屈原真正的.固執在于,他太相信懷王,相信懷王總有一天會醒悟,他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使懷王醒悟。
為了使楚國強大,屈原努力展示他的才華,終于可以讓懷王“信任”他。但朝廷中有更多的人更注重名利,于是他們向懷王進了讒言,屈原一下子就被懷王拋棄了。我覺得屈原應該是很明白的。如果懷王真的信任他,那么就不會因為一兩句讒言就疏遠他。只有不了解周圍人的皇帝,才會隨意聽信他人的讒言。屈原應該已察覺到,懷王有多么地不重視賢臣、不關心周圍的人。但他固執地認為,這些都是小人干的,是小人使懷王聽不清、看不透。即使被懷王疏遠拋棄了,屈原依然愿意相信懷王。
張儀詐懷王事件發生時,屈原已被罷黜,不在官位上,他雖然不在懷王身邊,但仍然得知了這件事。屈原看著貪心的懷王又做了蠢事,他只進諫了一句話:“何不殺張儀?”雖然只是一句為時已晚的話,但足以顯示出屈原的忠心和明察。
但懷王直到最后,都沒有聽屈原一句話。秦昭王要和楚聯姻,要讓楚懷王前往武關與秦相會,這是何等危險的事。楚國大將已接連損傷,秦國又是虎狼之國。屈原最誠懇的諫言懷王沒有聽,導致最后,懷王客死他鄉。
屈原被懷王疏遠而寫了《離騷》。這時,他的心情不是憤怒而是悲傷。這就是他對懷王固執的最好的證明。他“忠而被謗”卻仍相信懷王,而懷王又恰好是個不會任用賢臣的無能之王。屈原的這份固執幾乎沒有任何的意義。
屈原執著的是對象——懷王,并不是一個賢明之人,那屈原就不應該對自己如此執著,他明知他自己的“懷瑾握瑜”懷王根本看不到,但還是固執到底。要在懷王的統治下救國,這不僅僅是不同流合污能達到的目標。如果屈原能不對楚王,不對自己那么固執,想一些其他的方法,說不定最后的結果會有所不同。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8
汨羅江畔,是誰在低低吟誦“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楚國城外,是誰在拋灑滿腔激情,“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 悔!”
汨羅河畔,我遇見了你,獨自徘徊在汨羅江畔,你發自肺腑沉吟《橘頌》,滿腔熱情。我靜靜地站在一邊望著你,聽到忘情處,不禁也跟著癡癡低吟,思緒也不禁飄到千年之前。千年之前的幕幕情景展現在眼前,看著你一生的坎坷,心中的情感在也按捺不住,噴薄而出。
屈原,我替你不值。不值的是你雖有滿腔報國之志,滿腹橫溢的文采,卻被奸臣所陷害,不被重用。從此一顆巨星隕落。在被奸臣陷害之時,你天真地認為楚 王會相信你的為人,你傲人的氣骨!怎堪世態炎涼!你一心想要愛戴的君王,竟在利益誘惑下,生生地將你逼上死路。你看啊!這就是你的君王,這就是你的信仰, 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你在臨死前,仍然堅信楚王對你的那份情,在投江的那一刻,仍舊對楚王忠心耿耿,你可知,那層偽裝下的殘酷!
我真想捧一泓清水,為你把眼睛拭凈,讓你看清這個世界!可是我不能,只因我不舍得。我舍不得看見你眼眸中的落寞,更舍不得讓你獨自背負國破家亡的痛楚。
在為你不值的同時,我也為你惋惜。我始終不明白,浩氣永存的你為何只愿屈身在不重用你的楚國,為何不另尋他路,展示自己的才華。如今,我讀懂了你,讀懂了你心中的那份摯愛!那份深情!那份不舍!
楚國——生你養你的地方。這里有你掛念的親人,有你可以暢談人生的.知己,有你甘愿傾盡一生,想要保護的人民。你的根在這里深埋,你的浩氣在這里長存!若沒有奸臣之言,也許,你現在已經為你的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許這世上就沒有你的悲歌。
滾滾汨羅河水逝去,帶走了你的錚錚傲骨,卻帶不走你那雄雄的浩氣。蒼茫大地上,你的激昂楚辭在人間吟誦,你的慷慨悲歌在世間傳唱。若時光可以重來,我只愿和你在一世,不做親人,不做君臣,只為情誼而歌,做一世的知己。
是你,屈原。兩個字猶如銘刻在我的腦海中。我反復吟誦你的名字“屈原,屈原……”字間的情感已無法再用言語表達,心中的澎湃如潮水般起伏!若有下一世,定要和你相攜,品一壺清酒,暢談天下事。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9
兩千多年前,為了你香草美人的理想,你始終不屈,在“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慷慨悲吟中,你決絕地跳進了汨羅江。從此,你潔白的靈魂就蕩漾在汨羅江清澈的水流中,中國歷史的長河因你而更加澎湃奔騰。屈原,你縱身一跳,跳出了中華民族不朽的詩魂;你縱身一跳,跳出了中華民族高潔的品格。
你嚴于律己。雖然你有著高貴的出身,降生的祥瑞,美好的名字,但你并沒有放低對自己的要求,在生命的旅程中,你仍然不斷的采摘江離、僻芷、秋蘭;朝搴木蘭,夕攬宿莽。你注重培養自己的品格,讓自己生命的價值更高,讓自己的品行與日月爭光。
你憂心國事。你是顓頊的后裔,你的血液中流淌著王室的血液,你把振興楚國做為你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你忘記了提防,你忘記了人性中還有妒忌、貪婪。當楚懷王把一切的寵愛都給予你的時候,那些猥瑣卑劣的人啊,也把他們卑劣的品格發揮到了極致。之后,楚懷王疏遠了你,楚襄王流放了你,宵小之輩不斷的詆毀你,陷害你。“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在你人生的低谷,你雖形容枯槁,但行吟澤畔之時,仍是不忘自己的美政理想。當秦將白起攻破了郢都,當你所有的`希望都變成了失望的時候,你選擇的不是茍活,而是以死明志。
你才華橫溢。絕望的三閭大夫,寧濯清流,不留濁世。在你縱身一跳的同時,在中國歷史的里程中,已矗立起一座文學的豐碑。你把最浪漫的楚辭體留給了中國文學。《離騷》《天問》《九歌》《九章》,你的作品不僅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奇葩,而且整個中國文學的歷史天空放射出奇光異彩。你的創作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你的理想,你的失意,你的悲憤,你的高潔……,你所有的一切在你的熱烈、痛苦、悲愴的呼告中,成為你人格的絕唱,你是中國文人的精神領袖。
走進屈原,仿佛走進了人性神圣的殿堂,你品格的光芒耀眼炫目;走進屈原,仿佛又看到了行吟在汨羅江畔的三閭大夫,你美政的理想流進了中國歷史的山川大地;走進屈原,你卓越的才華猶如高空的明月,灑一地清輝,與大地同存。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10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尸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辰”,所以端五也叫“端”。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后,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11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立了“詞賦”這一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離騷》、《九章》、《九歌》、《天問》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離騷》是我國最長的抒情詩。后世所見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漢劉向輯集的《楚辭》。這部書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離騷》一篇,《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云中居》《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九章》九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天問》一篇等等。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郁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但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后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后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劃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這就是我們偉大的.屈原啊!被流放后,依然為國為民而著想,這種精神值得讓我們學習。其實我們身邊也有許多的“屈原”:為民著想的共產黨、不怕風雪的抗雪英雄、默默無聞的老師們……他們都是“屈原”,只是我們沒發現,他們的精神,勝似屈原。我們雖然比不上屈原,但好好學習,工作中扎實肯干,一定能達到屈原的境界的。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12
一生悲歡離合,醉生夢死,不知從何時開始,又會在何時結束。
佇立在江邊,望大江東去,我閉目思索:這滾滾波濤帶來了些什么?又帶去了些什么?這變化無常的人生,要怎樣去抉擇?
我回眸望去,望汨羅江畔,屈子面容雖飽經風霜,卻蓋不住那一身傲骨,一身高風亮節的氣概。我勸導你:“何必呢,看開點吧,這世上人都醉了,多你一個又何妨?不過是共飲那一壺陳酒罷了。”
你卻長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其實我知道你都明白,你人在江邊,心卻依舊向著郢都,你選擇離開,卻又不甘心如此!
你憎恨朝堂的“污垢”與“勾結”,遠離于此,可你畢生之夢只能在那兒實現。在矛盾中,你最終還是選擇了懷石赴水,一別紅塵,這是你的選擇。
易水急流,和著悲歌,帶著匕首,你漸行漸遠,此行,永不再返。
“不要啊!燕國大勢已去,秦并天下勢不可擋,你無須自行了斷!”我大叫。
我的呼喊讓你回過頭來,你微微一笑,這笑如此熟悉,就像在秦王殿前,你對武陽的笑,就像在倚柱箕踞之時,你對秦王的笑,這是你的選擇。
烏江岸邊,你傲然而立。聽了楚歌,別了虞姬,你站在那兒,遲遲不肯過江。漢軍又至,你只身持劍,殺了敵人后,又殺了自己。刺目的血凝在我的眼前,形成一片猩紅。我并不明白,霸王,你說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但你選擇了成就霸業,選擇了焚盡阿房宮,卻為何要放棄東山再起的.機會,放棄自己呢?長眠于地下的你真的不悔嗎?你是否在九泉之下含笑呢?這是你的選擇,而留下的,只有那一片殷紅和百思不得其解的我。
江水滔滔,我睜開眼,向東望去,我看到了屈原緊鎖的眉,荊軻回眸的笑,項羽殷紅的血,在交錯的疊影中,漸漸,我仿佛明白了什么,這一個個忘不了的夢,必承載著那難以忘懷的抉擇,而我們,就在這抉擇中慢慢長大。
江水依舊,夢境繼續,而我的心智卻在這一個個抉擇中變得成熟了。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一定有這些忘不了選擇,這些選擇也許讓你后悔萬分,也或許讓你慶幸不已,而我們的成長就是在這一個個選擇之中積累出來的。在選擇中變得成熟,在一個個選擇之中你就漸漸長大了。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13
靈修美人,秀色可陳。芰荷芙蓉,露滴淚痕。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品性如美玉,身姿似長青。蘭花般的清新素雅,玉竹似的耿直不阿。
口中吟著“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高傲唱詞,似乎連嘆息也略帶芬芳。一身霧色霓裳,一面血氣方剛,一聲言辭鏗鏘。即便馬上死去,也不做媚俗之事以求茍富。這就是屈原,那個憂國憂民,視天下為己任的屈大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皇族后裔,高貴血統,那骨子里的傲慢什么都遮掩不了。心系天下,民族危亡之際,明治于亂,嫻于辭令。可憐竟被奸人所害,罷黜流亡,不復被用。胸懷鴻鵠之志,可憐壯志不能酬。滿腹才華竟會全無用武之地,可恨,可氣。
報國無門,走投無路。不可言喻的憤懣,偌大的心理負擔,眾人的覬覦,全都壓得他無法呼吸,舉步維艱。多次被放逐之后,他終于還是失望了。悲憤難捱之際,懷石縱身一躍,汨羅江收留了他,成了他最終的歸宿。那一刻,仿若一顆明星的隕落,久久劃過了天際,掠向了遙遠的圣潔之界。
他的死,依我看,與其說是不值,還不如說是解脫。他不適合這個世界,塵俗的一切沒有資格伴他左右。從一開始,他就只是以鶴的姿態在峰頂停留,駐足觀望這個世界。他的離開是必然的。
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屈原總是將自己圣華,變成一個高守節操的君子,用自己的圣道去引導一個凡夫俗子變成圣人。這難免有困難,所以導致處處碰壁。
屈原給我的影響,厚重而堅固,歷久彌新。我一直認為,人可以高傲的'死去,絕不可以卑微的活著。大概是屈原給我的啟示吧。
青云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他就是這樣一個勇士,不畏強暴的熱血男兒。他的一跳,凝固了楚國百姓的心;他的一跳,震撼了千百年后的華夏子孫情;他的一跳,帶走了一片圣潔的芬芳。
是你的一躍,蕩滌掉它的憂愁,掩埋了它的遺憾,理清了它的情思……
朝日之攘闊兮,夜靜寂以蟲鳴。欲罷不能止愁兮,蓋及家國之亡。憶往昔山河壯兮,固今境地之窮極。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14
縱有一腔愛國的熱血,還是為那汨羅江的波濤融盡了最后一聲嘆息。
楚王看不清你的耿直,逐你出郢都;世人看不透你的清高,笑你如草芥。漁夫不懂你的處世之道,而你嘴角揚起一絲淺笑:舉世皆濁我獨清。不理會那些無端的誹謗和蜚語,只是一意孤行,即便被流放到荒蕪的國界邊疆,滾滾塵沙還是臟不了你的衣擺,北風呼嘯還是亂不了你的心弦。
奸臣的排擠再也無法湮沒你的鋒芒,潑墨書沉浮身世,又揮筆問茫茫青天。一首《離騷》,浪漫的筆調,抨擊了群小猖獗,鄙棄了朝政日非;一篇《天問》,非凡的學識,練就“千古萬古至奇之作”;你把風、雨、雪、電、云、月當成自己的侍從,在生命之巔,臨危不懼;你讓鳳凰展翅、你讓巨龍騰空,亙古千年,任你御風游走。朝野的勾心斗角阻絕不了你深沉的才氣在這一電閃雷鳴的日子呼風喚雨;你留下的驚世之作,怎會讓時間埋沒從巨濤駭浪中蹣跚而出的赤子情懷。
可是,當郢都被攻占的噩耗為你所知,你絕望的步履行至江畔,你的信仰隨破碎的故土順流而去。手秉青銅劍,心中早已沒有哀怨。明明是喪國之痛,狂風卻吹干你婆娑的淚眼;江水的刺骨之寒,驅趕心頭殘存的膽怯,剛毅寫下畢生的信念。
那么,你看見了嗎?你的渾然正氣激蕩了這一江烏水,沿岸的人們揚起了龍舟帆,用菰葉包黍米祭你長眠江底的魂。你看見了嗎?你的堅韌人格澎湃了多少文人墨客蠢蠢欲動的心緒,你無意開創的“楚辭”先河,被后人奉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是否是因為你的才情,讓洞庭湖變身詩家圣地?
這些,屈原,你都看見了嗎?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當你羸弱的軀體浸入無情的'江水,水聲隔絕了亂世的嘈雜,還你一片難得的凈土,你笑了。你的離去,并不需要王侯將相假惺惺的憐憫,并不需要鄉親們熱淚盈眶的惋惜,你只求這一份純粹——在你合眼的時刻,在你靈魂升華的時刻。
屈原,我多想撩開歷史的面紗,看看你形如枯槁憔悴的臉,讓我為你的滿腔熱血喝彩,讓我為你的滿腹經綸頂禮膜拜。多想穿越這如翼的書卷,想象你立足江邊眼里噙淚的悲壯畫面。多想讀懂你的千篇佳作,多想讀懂你亂如麻的心思,多想走近你,屈原!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15
古老的佩鈴搖響在千年的楚地,詩人的長鋏深深地沉入江心。“萬古汩羅深,騷人道不沉。明明堂日月,應見楚臣心。”一句句詩直沁入肺腑,令人激蕩與悲壯。
楚地呀,那藍墨水上游的淘淘汩羅之水是否仍然在不絕地奔流?是否仍然承載著人們的心奔騰而去?是否守護楚地,直至永恒。
那是一個殘陽如血般的'黃昏時節,煙雨迷茫,遮住了半邊天,卻留著深深又淺淺的橙黃,江水中流著濁沙,仿佛因為夕陽而更顯沉重。水緩緩地落下來,也落入每個人心中,往日楚地背影一閃即逝,只留下破碎的亭臺樓閣與殘瓦斷石,弱不禁風般橫臥在那里。我則在對岸躺著,看幾只歸鳥兒旋在上空,矢口否認,帶著它們濕沉沉的羽翼,邊飛邊落在汩羅江上翩飛著、旋轉著。一位老翁劃著一只不大的船只,從遠處而來,立于船頭高聲叫嚷:“汝何故于此?”那個人長髯飄飄,形容枯槁,對著漁夫說道:“舉世皆醉,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字字使人內心涌現出悲涼,浪漫主義化身,奈何身處浮悠塵埃之內。
此刻,他內心頓時堅定與冷靜下來,我起身想與他交談,可是內心卻又隨他一同沉靜下來,雨如絲,如綿,絲絲剪不斷,理還亂。紛紛揚揚地滴落到三閭大夫身上,衣襟上,寒劍之上。此時,風無言,他似乎也隨著夕陽漸漸消沉下去,跟他所忠愛的國家一起走向窮途。他衣襟早已淋濕,打濕了,他的內心也許去是火熱與激動的,他為國家而死是悲壯的,同時他是一名戰士,一名詩人,人位名士。
一幅模糊的畫面映入眼簾:洞庭之東,汩羅河畔,殘陽如血;從此,香草凋零,美人遲暮;從此,前路已斷,求索不存;從此,舉世皆濁,清醒不現。
他就似風鈴搖響千年,為楚地獻出他保貴而又短暫的一生。同時,我也深信如果歷史能重來一遍,他依然會選擇由左徒到三閭大夫,由青絲到白發。他所令我驚訝的是他的忠誠,他的清高,他有機會,有能力,卻生錯了朝代。
去楚地輕聽風鈴之清搖,三閭大夫的味道與氣息依然長存。去感受那片悲壯土地,輕嗅屬于他的精神芳香。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16
走在歷史的海岸,漫溯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站在屈原的門口,聆聽屈原的心聲,感悟屈原先生一生的追求。
兩千年前,你受奸佞小人的排擠陷害,兩度被昏庸的楚王貶謫放逐,遠離國都,流浪于湘水之畔,開始你泣血呼號的旅程。兩千年前的今日,你裙裾破碎,形容枯槁。在汩羅江邊,伴著嗚咽的流水,迎著凄冷的寒風,一夜的躑躅你拒絕接受黎明,回首再看一眼遙遠的郢都,你看到的是沖天大火中次第崩塌的宮殿和秦兵耀眼的長矛,你聽到的是奸臣們陣陣獰笑和父老姊妹撕心裂肺的.哭喊。你徹底絕望了,于是有了你懷石一跳!汨羅江驚呆了,自忖容納不了你崇高的身軀;三湘大地震顫了,自嘆承載不了你厚重的思想。從此,華夏的江河湖海里無處不寄寓著你貞潔的靈魂;長城內外廣袤的原野上,無處不矗立著你偉岸的身影。
我曾想,先生你何其愚也!為什么不向楚王獻媚,向奸人裝出一副笑臉?那樣的話,榮華富貴便接踵而至,一呼百應的尊榮也唾手可得。退而求其次,你大可與漁夫為伴,駕一葉扁舟泛于煙波之上,吟酒作詩,逍遙終生。為什么舉世渾濁唯你獨清,眾人皆醉唯你獨醒。
站在你的門口,驀然回首,卻發現,先生啊!你的死使我們走出膚淺,更深地了解了你的內心。“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對多災多難的父老你愛得如此深沉。“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對自己的名聲,你像孔雀愛惜自己的羽毛,麒麟珍護自己的四足,你使我們明白了邪惡因正直而原形畢露,污濁因潔凈而丑態盡現,昏庸因睿智而洋相百出,背叛因忠貞而千夫所指。正義與和諧是你永遠的追求。
兩千年歲月,你離我們已很遠,但又十分貼近。你凝聚了自己心血的詩篇像一面鮮紅的大旗,飄揚在歷史長空中。你以自己的人品、詩品鑄造的豐碑,是中華大地上永遠不倒的燈塔,指引著一代代的英杰。
站在屈原的門口,我看到了歷史,發現了正義與善良的身影。屈原,匡扶正義,呵護善良,蕩滌污泥濁水。一代偉人,帶我們走向輝煌的明天!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17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最初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在中國已經被神話了,我質疑這些被神話的人物。
按百度搜索結果,屈原的百科名片是:
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我認為屈原是個偉大詩人,很多材料上稱他是政治家、改革家,我懷疑他政治家、改革家頭銜,他認為他是天降大任的.政治家,而且極為清高“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有點自吹之嫌,春秋戰國,人才輩出,屈原決不是當時唯一才德之士。作為政治家,受排擠,受打擊是件正常的事,他又沒受什么迫害,卻“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我才想不通他的作為。漁夫勸他“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依我的看法,漁夫才是個真正的智者,一個人是控制不了滄浪的清濁,他要了解自己和國家的能力極限,順勢而為。至于改革家,不知他改革了啥,不能因為改革這個詞時髦,就人人頭上都貼一個。屈原還是有很多選擇的,楚懷王的主意變去變來,說不定哪天又信任您了,就算楚懷王是扶不上墻的爛泥,楚國沒指望,您還是可以投靠其它國家嘛。
春秋戰國,愛國沒有升到后世高度,老百姓看此國統治者不順眼了,家當一收,說聲“BYE”,移到別國沒人攔您。生于一國,在另一國任職,比比皆是,張儀是魏國人,為秦國相,蘇秦韓國人,掛六國相。象屈原這種生于一國,就要為一國盡忠的思想,當是很稀少,想必也讓那當時客卿笑掉大牙,秦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廣攬各國人才。不想在這個國家做事了,換個國家打工也一樣,相當扔了一雙舊鞋換了一雙新鞋,沒什么稀罕,人的流動是很自由的。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很有思想高度,我們對此加以贊嘆。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18
“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里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在我眼中,屈原是一位風度翩翩地詩人,又是一位激情澎湃的英雄。那晚,伴隨著對屈原的好奇,我踏入他的世界……
透過朦朦朧朧的霧,顯現出一片薄煙籠罩下的村莊。不遠處,滿山綠葉與點滴小花夾雜,在薄霧中時隱時現。微風吹拂,吹動柳條微微搖擺,輕柔地劃過臉龐。忽然,我望見不遠處的汩羅江的河堤上,有一襲白影。等我走近看時,是一位身材消瘦的老人。身襲一件白袍,雖濃眉大眼卻又微微蹙眉,眼睛目視前方,充滿憂慮之情。微風吹動他的長發,在空中任意飄浮。我走上前,卻發現他在吟誦著什么,見我走來,微一點頭,臉上雖然友好地笑,卻揮不去那一抹淡淡地、隱不去的`憂傷。
“你在吟誦什么?”我打破了沉寂。
“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得上下而求索。”白袍人曰。我驚呆了,眼前這位滿懷憂慮的白袍人,竟是愛國詩人屈原!
“不愧是屈原,如此風度翩翩,但閣下仿佛有心事,面色不悅啊!”
“矣!國家出現奸賊,朝庭一片混亂,這個朝代馬上將要滅亡!”屈原滿懷激情地對你說。兩眼含淚,雙手緊握,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我一點兒忙也幫不上,難道只能眼睜睜看著亂賊稱天?我只能用死來證明我對和平的赤心!”
我吃了一驚,不解:“為什么你非得死呢?你可先找地方一避,等風頭過去,或重整朝庭,或隱居山林,那樣也比死好呀!”
屈原聽完此話,長嘆一聲:“我已失去民心愛戴,全是那奸臣靳尚所賜,照此下去,楚國必亡不可。我又何必去讓自己親眼所見!我的忠心已無人能知,人人認我為叛國之徒,到處遭人唾罵。只有死,才能讓人們看透我赤忠之心,才能盲目樂觀洗去冤名,我的靈魂才能是為和平而活!國家已無力整頓,我何必不以死稱忠?”
見他長嘆,我也不出言語,汩羅江邊,他雙手抱拳:“多謝友人同我談心,如今我將要行此一程,望來生再見!”我清楚地知道下一步將要發生什么,但我沒有阻止,望著滾滾長江淹沒那一襲白袍,我的眼中泌出一滴淚……
我看見,屈原躍下的那一絲微笑……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 19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本名屈平,字原,是楚國的貴族,曾擔任過三閭大夫,不過在上官大夫、鄭袖、張儀等人的陷害下,一步步遠離楚王,當郢都被攻破時,他選擇了抱石投江自盡以殉國,大家被他的這種精神感動,后來有了紀念他的節日,端午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的這句話對我影響很深。人生道路很長,不管怎么樣我都要去探求自己的路。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我都一步步走過來了,以后的路該怎么走,我依然不會迷路。我懷著一顆不畏前路艱辛的心,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我有什么可畏懼的呢?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句話也讓我看到了百姓的疾苦。我的爺爺奶奶都是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真的是把命運交給老天。收成好不好,全看老天爺的臉色。民生確實是很艱難,一年忙到頭,也僅僅只夠溫飽而已。我爸媽從04年出去打工,至今已經十五年了,每年過年回家一次,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為了我和我姐的學費、生活費而勞累奔波,十分辛苦,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做好自己該做的,以后接下父母的重擔,讓他們安享晚年。如果可以,力所能及的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在屈原的詩詞中,我還體會到了一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的.情操。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雖然我不大可能達到這種精神境界,但我可以要求自己向上向善,與人友好相處,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品德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立身之基,一個人可以品德不那么高尚,但絕不能道德敗壞,為所欲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個人,修身養性,養成一個人應有的基本的品德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的。
還有,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他傾盡自己的所有,為國付出,雖然眾人遠離他,雖然楚王放逐他,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就像陸游所說的那樣,位卑未敢忘憂國,這種愛國情懷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每個人都有一個偶像,我的偶像就是屈原,他品德高尚,才識過人,熱愛祖國,是吾輩楷模,我們要向他學習。
【懷念屈原作文800字】相關文章:
描寫屈原的作文03-24
屈原“爬山”03-22
閱讀屈原作文04-02
屈原的故事「推薦」01-27
愛國詩人——屈原06-18
屈原“爬山”(合集)05-06
我心中的屈原07-31
屈原賣粽子06-18
有關屈原的作文(精選44篇)06-14
歌頌屈原的作文(精選42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