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變化高中話題作文
柳堡以前全是水洼,到處是河。《柳堡的故事》就是在這兒拍的!”年近七旬的奶奶就這么說。
柳堡全是低矮的磚房,到處是泥濘的小路,唯一好點的路鋪滿石子,騎車在上面屁股硌的疼。這事我記憶中的柳堡。
現在南水北調工程使得柳堡更加現代化、更加美麗。
從鎮上通往柳堡村的水泥路修得又寬又直,兩旁百年老木挺拔秀麗。低矮的花草灌木開出一片濃青絢紫,這全是政府加種的綠化。河東建起整齊劃一的水庫,清澈的河水“嘩嘩”涌動。房屋經過翻修而更加現代與古典結合,田字型的水田偎在村莊旁邊。一幅靜謐的界面。
“鄉村也變成城市了,一點兒沒有故土的味道了,很多感覺就消失了!”這是許多從鄉村走出來的人的無奈感嘆。但是,我發現,家鄉改革同時也保留了很多鄉土文化。
暑假,我在家鄉小住了幾天,深切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與鄉土氣息的保留。
清早被隱隱的雞鳴狗叫喚醒,二嬸嬸已在朱紅的八仙桌上放好了早飯。灶膛小火熬出的米粥,自家母雞生的小巧的'草雞蛋,漂著溜圓的油滴的腌黃瓜,簡單又爽口。八點鐘一過,四五十歲的男人女人就要干農活或進廠上班了。讓我感到最親切的是傍晚的乘涼。晚飯一吃過,男女老少,右手搖一把蒲扇,左手拎一小板凳就坐在家門口乘涼了。“不是家家都有風扇嗎?有的人家還裝了空調哩!怎么還做出來乘涼?”旁邊的一位老者呷了一口茶笑了:“小姑娘,電風扇、空調怎么比得上這'穿堂風'噢!扎在空調房里看電視不如跟大家聊天快活!”我聽完微笑著點了點頭。一位面紅如紅棗的胖女人手提竹籃從村頭走來,大家同她打招呼:“趙嬸,這么晚才回來呀。”女人笑了:“我去收了點青蒲回來,準備編把新蒲扇給我女兒生小孩用!”說罷,從籃里掏出幾個小香瓜放在我們孩子的手里。“吃吧,自家長的,比城里買的甜!”“現在年輕人生孩子哪用蒲扇呀,全用空調!”昏暗中一個蒼老的聲音抱怨。“你跟不上潮流了吧,現在孕婦都用蒲扇,認為對身體好,下頭系個紅繩還吉利!”大家議論開來了。偶爾能聽到遠處水田里的一聲蛙鳴。
我開始向往一種生活:在自家門前栽上瓜果蔬菜,清早被村里的雞鳴狗叫喚醒,泡上一壺濃濃的花茶,邊呷邊翻看書籍。鄰家小孩跑來問我“故鄉史”,我翻出一本相冊,擁她入懷,細細給她講述家鄉的變革。從泥濘的小路到寬闊的水泥路,從低矮的磚房到挺立的“小樓”,故鄉改變了許多,也保存并留傳了很多——--風土人情,鄉音以及人們對故鄉的熱愛,對故土的依戀,對黨的擁護。
【故鄉的變化高中話題作文】相關文章:
以變化為話題的高中作文03-10
變化的話題作文高中09-30
高中以變化為話題的作文06-14
故鄉變化的作文03-03
故鄉變化精選作文12-12
變化的故鄉作文05-14
高中以故鄉為話題的作文09-30
故鄉的變化02-21
故鄉的變化作文350字_故鄉的變化作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