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巧解《孫子算經》名人故事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學習中,既肯下苦功,又善動腦筋。他十四歲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老師王維克在課堂上給同學們出了這樣一道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此題出自古代的《孫子算經》,意思是說:有一種東西,不知道數量,如果三個三個地去數它,最后剩二;五個五個地去數它,最后剩三;七個七個地去數它,最后剩二。問這種東西共有多少。
王老師剛把題讀完,華羅庚的答案就脫口而出了:“二十三!”
“怎么,你看過《孫子算經》?”王老師驚詫地問。
華羅庚回答說:“我不知道《孫子算經》這本書,更沒有看過!
“那你是怎么算出來的`?”王老師又問。
華羅庚有板有眼地答道:“我是這樣想的,三個三個地數,余二,七個七個地數,余二,余數都是二,那么,總數就可能是三乘七加二,等于二十三,二十三用五去除,余數又正好是三,所以,二十三就是所求的數了!
“啊——”王老師簡直被驚呆了,“算得巧,算得巧!”
【華羅庚巧解《孫子算經》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故事之華羅庚12-04
華羅庚的聰明名人故事欣賞12-04
名人故事華羅庚傳記有感12-04
孫子練兵的名人故事11-29
名人故事:中國的愛因斯坦-華羅庚09-27
名人故事:中國的愛因斯坦——華羅庚12-13
數學家華羅庚名人故事05-26
于謙巧應對名人故事11-21
華羅庚的故事大全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