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人生小品作文

      時間:2021-09-30 08:57:50 人生 我要投稿

      人生小品作文

        孤獨

      人生小品作文

        多年前,一位朋友搬家,他說真麻煩,以后不愿再搬,要搬就搬煙囪胡同了(火葬場)。后來他真的去了煙囪胡同,但并非家搬去,只是他獨自去了。

        好鳥枝頭皆朋友,幼兒園里皆朋友。小學同窗好友多,中學時代的同學大都講義氣、赤誠相見,大學時代知音漸稀,但相知者了解較深,感情彌篤。人生數十年,跋山涉水,出死入生,幸運與悲痛的各階段都會有惺惺相惜的同路人和知己。但峰回路轉,換了同路人,世事相隔,人情異化,故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復雜多變的數十年人生路上,確乎難以永葆自始至終的知音。

        人,從軀體到精神,是獨立的個體,這硬道理決定了人的孤獨,孤獨是人的本分。但人偏偏不守本分,愛群體,生活的歡樂和意義都體現在群體活動中,雖然人們也欣賞獨來獨往的老虎與雄鷹。有了群體,人們才步入創造,個體比之群體,其間差異難以衡量。創造成果人人共享,李白、杜甫、蘇軾、陸游成了一家人。前仆后繼力無盡,人類還將遷往無名的星球。但在波濤萬丈的前進洪流中,一個個個體像螞蟻般消亡。消亡前人往往苦于孤獨感,消亡后呢,孤獨感也消亡了?或者開始永恒的真正的孤獨。情侶雙雙殉情,夫妻攜手共赴死難,都是為了不愿分離,懼怕孤獨,但畢竟都不得不分離,不得不進入個體特有的孤獨,永恒的孤獨。永恒的孤獨轉化為永恒的安寧,但人們留在群體的貢獻將代代閃光。

        妒忌

        自從潘多拉的匣子里放出了妒忌,妒忌便彌漫于全人類。但人類卻看不清這魔鬼的形狀:是圓是長?是肥是瘦?是狼牙虎齒?或是綿羊一般溫柔的`偽裝?童年時,當老師表揚了別的同學而不是我,我感到十分難受,這是幼小心靈最先觸摸到的妒忌吧,但這妒忌又啟示我兩樣想法:一是努力超過優勝者,二是陷害他。

        長大以后,感到妒忌的魔影更無處不在,原來它是與生存共生共滅的。自古以來,妒忌引起無窮的糾紛,甚至爆發戰爭,一部人類史串連著妒忌,這妒忌倒有些與“吃人”相似了。“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輕”無疑都同宗于妒忌。面對利益,人與人既根本沖突又須互相協助,和平共處。于是索性組織同業公會,公開矛盾,試將妒忌轉化為競爭,因而出現剪子巷、鑼鼓巷、花市街、羊市街、牛街……直至當代,各種公會、協會,在安定團結的大前提下,緩解矛盾,消滅妒忌。然而妒忌永遠消滅不了。韓愈痛感:“事修而謗興,德高而誹來”,錢鐘書躲開一切媒體:“落寞聲名免謗增”。

        其實,妒忌的另一面是激發強者超越,只有弱者、卑微者才成為妒忌的俘虜。不必再怨潘多拉放出了“妒忌”,她用“妒忌”來考驗人們的品質,并賦予方向完全相反的兩條道路。

        等待

        約定此時此地相見,然而人未到,等待。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是甜蜜的回憶或等待的惆悵。

        從“等媽媽回來”到“倚門望子”,家家都在等待中。

        等待開花,等待結果,果子熟了,還等待,等待明年。

        等待中有歡樂,有焦慮,有“無可奈何”與“迫不及待”,等待中包含人間百味。

        郵遞員給人們帶來等待的謎底,如今滿街大哥大,等待的已不是書信。

        等待集合、等待排隊、等待通知、等待早請示晚匯報、等待廢話連篇的報告會的結束、等待典禮開始、等待誤點的航班……“等待”是賊,竊走人們的光陰。如果能用電腦統計每人一生中浪費于等待的長長短短的時數總和,必大吃一驚:人命半條!

        然而不得不等待,中國諺語說:“欲速則不達”;法國諺語說:“必須懂得等待”;我故鄉的老鄉們說:“性急吃不得熱粥。”

        “守株待兔”嘲笑蠢人,但也因確曾有兔撞到了樹樁上,才令他萌生了“等待”這一不費勁的非非之想。希冀在等待中獲兔的人豈止守株者。

        小學生等待上中學,中學生等待上大學,大學生等待滿意的職業、美好的家庭……人生是條長長的鏈子,“等待”是各環節鏈子間的紐帶。

        引人入勝的風景,遠處有亭臺,人們朝亭臺走去,到了亭臺,更遠處有溶洞,于是奔向溶洞,溶洞又非終點,更更遠處有瀑布……人們因此不顧疲勞不斷地前進。引人走向遠處是由于亭臺、溶洞、瀑布的魅力;人們在人生道路上不斷付出等待,是為了爭取更美好的一個個未來的景點。“等待”寄寓于“希望”,“希望”依偎著“等待”。

        等待的未必能獲得,而未曾等待的不速之客卻飛快來到,而且絕對驅不走,避不開;中年在必經之途守候青年,老年又悄悄攜走了中年。

        別離

        有些較富裕的家庭,孩子高中畢業后便送到歐美留學了。一個青年寄寓異國,父母事事關心,早晚電話不斷,現代的通信條件緩解了別離之憂。今日再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篇,雖已非現實,卻更具遙遠的別離的苦澀之美!

        短別似新婚,雖有些別離增添了生活的變化與情趣,但別離多半是嚴峻的,出于萬般無奈,“……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除了迫于政治壓力的驅逐或流放,別離更多緣于躲債、逃婚、走關東、下南洋等謀生的掙扎。別離乃人世廣袤,寬闊無涯,玉堂春、王寶釧等故事都釀造于別離之中。

        周圍之人眾多,離去的只是少數,而白居易卻因阮慎之離去感到“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別離留下了寂寞與孤獨,同心者稀有也。白發多時故人稀,人到晚年,必然孤獨,雖然人們竭力在唱幸福的晚年。老朋友見面,彼此感到見一次少一次的悲涼。經常看到悼文中說:不意某日一別,竟成永訣。老了,各自品嘗孤獨之為孤獨。但孤獨是沃土,是肥料,往往培育出奇花異草。

        別離是對感情的考驗,情侶怕別離,往往以山誓海盟來抗拒別離后的變卦。法國有諺語將愛情比做火,將別離比做風:風吹滅微弱的火,吹旺強勁的焰。

        悲、歡、離、合,別離是人生感情中的一大哀傷;生離死別,將別離與死亡并提,說得更為悲痛。吳大羽老師在莊華岳同學的畢業紀念冊上題詞:懷有共同心愿的人無別離!

        (吳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蘇省宜興市,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家之一,在國內外已出版畫集約四十余種,文集十余種;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委員等職。2010年6月25日23時57分逝世,享年91歲。)

      【人生小品作文】相關文章:

      春日小品作文04-20

      同學小品作文08-26

      小品詩詞作文08-23

      課堂小品的作文12-24

      練小品敘事作文08-07

      準備小品小學作文10-14

      我-小品迷作文素材06-16

      關于春節小品的啟示作文04-23

      小品時代_小學想象作文09-06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色综合久久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另类国产综合第一 | 伊人狼人久久青青草原 | 思思九九热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