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思鄉作文集錦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思鄉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鄉作文 篇1
盛夏的六月,淡淡的念想遙遠的家鄉。靜靜的給自己倒杯清茶,透明的玻璃杯里蕩漾著翠綠調皮的精靈,在小小的杯里自由飛舞。薄薄的水氣裊裊升起,慢慢的慢慢的朦朧我的視線,籠罩我的腦海。人是很容易懷舊的感性高級動物,不知不覺一路走來,恍然發現已步入中年的行列,輕輕的留念一段歲月,擱淺生命里那些青春年華,感動生命是如此的安好!
靜靜的閱讀著余光中老師的鄉愁,輕輕的聽著樓下民工或高或低的鄉音,心里在悄悄彌漫著一種叫思鄉的情緒,帶著淡淡的憂傷,淺淺卻力大無比侵襲藏在胸口里面,那顆熱血澎湃卻非常柔軟的心。
離開家離開父母的時間越來越久了,為了生活四處奔波到麻木不仁,直到聽到那一聲鄉音,暖暖柔柔的方言,足以使你淚流滿面,原來活著就是生命里最大的感動。那一剎那,工作上的苦累,生活里重負在那暖暖的鄉音里得到了釋放,像是父親溫暖的大手在撫摸那顆疲憊的心,像是母親微笑著溫暖的懷抱流浪已久的游子。思鄉呀,在悶熱的六月,你就像高空上火辣火辣的驕陽,烤炙在我親愛的民工老鄉們揮汗如雨的后背上,在我的心底哧嗤的響起。
站立在歲月的溝坎里,我虔誠的重新審視已經走過的年華。70后,80后,90后,都注定是到處漂泊的一代,不同的理想不同的目標相同的志在四方。我們的父輩含辛茹苦的生養的我們,在我們長大以后卻毫不猶豫放飛的我們,有多少次記得父母還站在村口癡癡張望,一如我們當年離家的情景。只是,你是否能透過高度近視眼鏡看見父母的雙鬢已生華發。只是,你是否感覺到父母的腰身已不再挺拔如松。唯一不變的是,你依然能在父母已經慢慢渾濁的眼睛里看見清晰的你。
思鄉呀!,你就是我母親親手做的豆腐釀,快樂時想你入口清甜醇香,新鮮脆嫩。每一次回家,母親都會用古井里的水,自己種的黃豆,用石磨做水豆腐釀迎接我,十幾年來從沒缺席過。思鄉呀,你就是我母親親手做的苦瓜釀,悲傷時想你苦澀后那份濃濃的的愛意,那份淺淺的苦澀后綿長甘甜,那張透過淚水仍然清晰微笑的臉。思鄉呀,你就是我母親親手種下的黃皮果樹,每一年的盛夏,黃皮果飄香的季節,我的母親就會守候在黃皮果樹下,數著日子,等最枝頭上的果子熟透,就是我們進家門的時刻到了。
也許父母一定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溫暖的風景,在這美麗的風景里,需要我們自己來著色,來點綴生命里最好的自己,努力的工作,快樂的生活。父母溫暖的微笑里包容著我們曾經的傷痛,鼓勵著我們堅信雨后的彩虹更加陽光燦爛。
遠眺新城的工地上,我的民工老鄉依然在驕陽雷雨摻半下不知疲倦的忙碌著,也許是為了美好生活的拼搏,也許為了實現兒女的大學夢,也許為了住上新房子,和我一樣漂泊在這個異鄉里。愿我們都安好吧!心底靜靜的祈禱,收回目光,在輕輕的佛教音樂里,靜靜的敲打鍵盤,我的書房里就這樣輕輕彌漫那一抹思鄉情。
思鄉作文 篇2
一地秋葉黃 許是太久沒在這個時節回家,走在風里,風起葉落,一地秋葉黃,側耳傾聽,不知心里是醉還是碎。一葉知秋,秋可知愁? 記憶里,樓前的垂柳此時應已慢慢露出筋骨,微焦的柳葉打著卷徐徐飄落。如今,滿院只剩一棵老白楊,一陣風來,葉子寂寥的離開枝頭。錯過了飄絮的五月,卻也等不到紛飛的深秋。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可晨露隨風,天涯月下,想要知之而不為所擾又是何等境界。本是凡心,怎奈梵音?
一輪月光白 從朔月盼到望月,終趕上了中秋夜。久違的酥皮月餅,紅豆、綠豆、芝麻、椰蓉,仍少不了五仁撐場。咬一口,酥香松軟,便幸福的鼓起臉頰。回想小時甚是貪吃,總會趁大人不注意跑去偷吃,但每每都因吃的滿嘴掉的滿地的酥皮抓個現行。以前總以為只要不被大人發現,便可以吃個夠。現在,離家后才發現,即便是一縷酥香都隔著千山萬水。 一切仿佛都與當初的設想不同,生活并沒按照原來的劇本進行,有些情節從未想過卻正在演繹,有些景色還未游玩便只剩一張照片。但月到中秋偏皎潔,霜華滿地,照在地上依如多年未見的白雪;父親依舊保留著多年特有的賞燈習俗,打開家里大大小小所有的燈,連書桌上的小臺燈都不放過;我依然會偷吃擺的整整齊齊的酥皮月餅;母親依如福爾摩斯般發現我嘴角的餅屑;老人依然在給孩子講著月亮上嫦娥玉兔的故事。 夜深樓靜,正月滿天街,霜白如洗,喧鬧的城市變得寧靜而安詳,一切仿佛都沒有變,又在不停的改變。
一樹山楂紅 雨滴從一片樹葉蹦跳到另一片樹葉,破碎開來細細洗刷。經過了春的明媚、夏的茂密,秋雨里的山楂樹繽紛的怒放著,燦如晚霞,絢如胭脂,秋雨飄飄,落葉繽紛,即便是一場秋雨一場寒的冷意也阻擋不了它的明艷動人,真真是“冷浸佳人淡脂粉”。 外婆家屋后的兩棵山楂樹是我幼時的城堡,仿佛只要爬到樹頂便能俯視天下。兒時的參天大樹現在竟與我齊高,墊墊腳尖便能撥動樹頂的枝葉。每個果實成熟的`假期,最心心念念的便是飛奔到外婆家,拿著一個大大的竹筐跟在外爺身后看著一個個小紅果溢滿開來。沉甸甸紅彤彤,有著那么甜美的外表卻酸的讓人瞇起了眼。外婆將白糖融化成汁,紅果一個接一個蹦跳到糖汁里翻幾個滾,然后一個個披著白襖的小紅胖子排排坐,在瓷盤里吹著風。入口甜,咬下酸,又酸又甜,充滿整個秋。
一季秋色濃 古色古香,仿佛鑲在檀木里的老照片,微微泛著黃卻又隱隱透著歲月的紅塵,這便是我此時此刻的秋色。不禁讓我回憶、不禁讓我挽留,這世間無數的人來了又走了,不過是雁過無痕,云淡風輕。別離滋味濃于酒,想要留下,即便只能用眼睛記錄,但生活總會一步步將你推向遠方,到最后某個渡口,才發現有些人只能陪你到這里,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但有些朝陽不需要等待,有些情節不適合做結局,也許這并不是一個結束,而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身在此地,心在故里,滿心歡喜。
思鄉作文 篇3
“一個地方之所以讓你懷念,讓你千里萬里想再回去看看,不僅僅是那個地方讓你難忘,更是有人讓你難忘。”這句話說到了我的心坎兒里,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了一個地方和一些人,那就是我的家鄉和我的家人。
家鄉,我生長的地方,那里有我的腳印,有我的痕跡,讓我很是想念。而現在,離家鄉的距離越來越遙遠。每當想家的時候我都會想起一些有趣的事情,來安慰自己。
我知道我與家鄉的距離很遠,但是,我與家鄉的情感卻是不可割舍的,每當學校放長假的時候,那種回家的心情很是激動,有一種“落葉總是要歸根”的感覺。
回到家,我發現爺爺奶奶的身體遠不如從前了,妹妹也長大了。時間真的可以讓人失去很多很多。我再不是那個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嬌的小孩子了。突然覺得自己的雙肩有了重擔、有了責任。
要回校了,家鄉的一切慢慢地退出視野,感覺自己就像一只雛鷹,又要從崖頂俯沖下去,去天空里飛翔。帶著夢想離開窩,離開家,去風雨無阻。
每當與遠在他鄉的父母打電話時,他們的聲音里都帶有困惑和疲倦,我的語言雖然平靜,但我的心早已流下淚水。
思鄉作文 篇4
一輪明月再度升起,我站在窗邊欣賞月亮。晴朗的夜晚,滿天星斗閃爍著光芒,像無數銀珠,密密麻麻鑲嵌在深黑色的夜幕上。銀河像一條淡淡發光的白帶,橫跨繁星密布的天空。月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樹木、房屋、街道都像鍍上了一層水銀似的。看到這美麗而又平靜的夜空,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家鄉。我的家鄉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它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坐落在一個小山溝里。春天來了,漫山遍野的野花五彩繽紛,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粉的、紫的仿佛是一座美麗的鮮花彩虹橋。夏天,小溪邊上的垂柳枝繁葉茂,一陣風刮來,柳樹上的枝條隨風舞動,仿佛在說:“我的舞姿美嗎?”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讓人神清氣爽。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瞧!果園里的柿子恰似一串串的紅燈籠掛在樹梢上,還有那紅紅的蘋果好似一個個娃娃們天真的笑臉……冬天山上的景色猶如人間仙境,大雪覆蓋了整個鄉村。從遠處望去一片雪白,只有松柏偶爾露出翠綠,恰似一張雪白的畫面里多了一些綠色的點綴。我的家鄉雖然沒有城市的繁華,沒高樓大廈卻有一份讓每個人獨享的快樂與甜蜜。村莊的門前有一條小溪,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太陽出來了,太陽向著它微笑。月亮出來了,月亮也向著它微笑。
小溪流一邊奔流,一邊玩耍。它一會兒拍拍岸邊五顏六色的石卵,一會兒摸摸沙地上才伸出腦袋來的小草。一會兒讓那些漂浮著的小樹葉打個轉兒。我和我的好朋友并排坐在小溪邊,小腳丫放到小溪里,流淌的溪水弄得我們的腳丫好癢,便哈哈大笑。小溪呀小溪你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快樂。村莊的小院四周是紅磚砌成的院墻,大鐵門刷著黑漆,院子里紅磚白墻的二層小洋樓,非常氣派,門窗刷著天藍色調和漆,鑲著清一色藍玻璃。新蓋的牲口草房,鋪上了一層金黃的稻草,在陽光下也挺耀眼的哩!村莊東北角的土地上,是由金瓜架搭起的棚子,光滑的金瓜像吊燈似的掛在藤上。瓜棚下面有桌子。晚上,電燈亮了,孩子們在這里讀書、下棋,大人們也在這里乘涼、閑談。我愛我的家鄉,愛這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相信每一個身在異鄉的游子都會為自己的家鄉感到自豪的。
思鄉作文 篇5
耳邊又回蕩起了理查德·克萊德曼的《思鄉曲》。我喜歡這首曲子,它優美婉轉,讓人心中蕩起層層漣漪,也讓我想起了我可愛的家鄉,淮河西岸的一座小縣城—鳳臺。
我出生在這座小城,盡管她沒有摩天大樓,也不富裕,但她養育了我整整九年。
記得三年前,當爸爸告訴我就要去合肥讀書時,我的心里無比激動。可當我看到往日的好伙伴眼里的依戀時,我又很留戀這個生我養我的小城。
我來到了合肥,來到了我夢寐以求的西園新村小學。在新的環境里,我又找到了知心的朋友,擁有了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得非常快樂。但不知怎的,我總會在夢中回到我的家鄉。于是每逢假期,我都要回家鄉看看,看看那些熟悉的地方:小院兒、校園、老房子……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加,我回家鄉的次數減少了,可對家鄉的思念卻越來越深了。雖然合肥很美,但在我眼里卻永遠無法替代我的家鄉。
最近,我學了一首古詩—《泊船瓜洲》。這首詩是王安石從老家江寧去京城赴任途中,船停靠在瓜洲時寫的。由于對寧靜閑適的家園有許多留戀,所以詩人盼望著能早日回到家鄉。老師字字句句地解釋著,我的心不由得回到了我的家鄉。
每逢春季,小城里到處都是鮮花,花壇里、馬路旁、樹陰下、墻腳邊……那些花雖只是不知名的野花,但卻生機勃勃,充滿了春意。不是說合肥沒有花,只是那些花都井然有序地長在馬路旁,讓我感覺它們太整齊了,失去了親切感。家鄉的夏天,鄰居們會在傍晚提個小板凳坐在小院里,搖著大蒲扇,嘮著閑磕,很晚才入睡。秋天,我最愛吃的大紅桃成熟了,一口咬下去,甜蜜立刻“腐蝕”了舌頭。飄雪的日子里,我常和哥哥一起堆胖乎乎的雪人,然后圍著火爐,吃香脆的蛋餅,真是天堂一般的生活!
又是一個夏天,我想我該回去看看了。
思鄉作文 篇6
人們常常用“情人眼中出西施”來形容戀愛中的男女之間的戀慕深情,但是往往對于一些思鄉的人兒,故鄉就好比他們日思夜想的情人一般,故鄉的美麗何止千言萬語可以描述得盡呵!比起他們,我對故鄉的情誼似乎顯得有些蒼白而微不足道了。
從呱呱落地以來的十六個春秋,我無一不是在廈門的故鄉度過的。日日夜夜走在這萬分熟悉的街道上,安穩而又踏實,對于一個不曾漂泊海外的年輕的孩子,故鄉承載了許多童年的回憶,也承載了很多現實中的歡笑與苦淚。而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恐怕是無數生活在內陸城市的人們夢寐以求的大海。
說道海,那些被埋藏在心中的回憶和感動總是會不自覺地涌動而出。那是被咸咸的海水浸透過得童心,和著海風輕輕拂過的童真歲月……
小時候,總是會把腳印留在海邊或是扎腳或是松軟的海沙上。在斜暉脈脈的映襯下,尋找浪潮洶涌而上被遺留下的小螃蟹。它們會各自以不同的速度在沙子中上躥下鉆,好像在享受沙子給予它們的按摩一般,原來它們是在盡情地為自己的家鄉留下點什么。正是因為一切被大地滋養的生命的組成,才使家鄉顯得更加有人情味了……
海邊的沙灘同樣也是一個放飛夢想的優良場所。人們會用不同的形式傳遞自己的情感,或許是一只用隱形的釣魚線拉扯著的風箏——被迎面而來的風吹拂而上,然后就這樣一直跑,一直跑……跑到沙灘那邊的盡頭,留下一身被濺起的海水沾濕的衣褲,最后照舊會心一笑。或許是那些極愛幻想的小女生把自己的心情寫在精美的信紙上,裝進漂流瓶中。心里雖然慢慢都是朋友不以為然的作弄,但是這么做的原因只有自己知道。因為這就是大海邊的城市澆灌長大的孩子,富有深情又愛幻想的孩子。但是他們也堅強,因為海邊常常留下他們哭泣的聲音和淚水。那是,你也許分不清海水和淚水,因為它們都是咸的。但是正是如此,當下次再來發泄的時候,才會明白自己已經漸漸長大了。
所以故鄉是一個那樣有故事的地方。而且那些故事,永恒不敗……
思鄉作文 篇7
走在回老家的路上,沿途而行,隨處可見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有的剛打好地基,有的壘到一半,有的已初具雛形。然而這些由空空的框架組合而成的新樓,在這片空曠的土地上顯得過于剛硬和冰冷,它們沒有血肉,沒有跳動,只有一塊塊粗糙的磚石。我凝望著那沾滿塵埃的碎石,那步步攀升的高樓,心想,我的家鄉正以鄉愁為基石,建立起虛無縹緲的大廈。
我加快回家的步伐,迫切想要看到家鄉的老屋,那有著灰白墻垛,紅色磚瓦的矮矮的老屋。然而,我失望了。或許,當我再次踏上歸途的時候,我就應該想到這種情形,因為,這一切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站在久違的故鄉的土地上,眼前卻是一片廢墟,老屋也早已變成了我腳下的狼藉。放眼望去,依稀記得那里是進入村子的唯一通道,道路旁邊有一棵一人合抱粗的老槐樹。每年五月,槐花便輕輕綻放出它的美麗,散發出陣陣清香,吸引過往的路人和孩童駐足觀賞。然而此時,記憶中的老屋不見了,必經路上的老槐樹不見了,就連那熟悉的回家的路也湮沒在時代的潮流中。
我不知道該做什么,我只知道,我的記憶,我的過去,早已被拆除,重新用來建造高高的大樓。
四合院是北京的鄉愁,石庫門是上海的鄉愁,梧桐樹是南京的鄉愁,而那老街巷,則是我們揮之不去的鄉愁。
城鎮化的步伐來勢洶洶,我們無力也無需去阻擋,然而我只希望,它在拼湊出美麗的城市時能有鄉村的方寸之地。就如北京,通過巧妙的設計,將北京古老傳統的四合院注入新城的血液,讓它與新城一起生存與發展。畢竟,當一切的喧嘩與輝煌褪去之后,我們只是那個渴望故土,渴望擁抱自然懷抱的孩童。
鄉愁,是一條繩索,一端連著我們的過去,一端連著我們的未來,我們無法擺脫過去,亦如我們無法擺脫未來。我們遺忘不了,所以我們只能繼續。也許,當你看過法國香榭麗大街的魅惑后,你更鐘情于江南水鄉悠閑的竹樓。
城市與鄉村,發展的正反兩面,正是推動城市前進的動力。
我站在村頭,眼前一片模糊,恍惚間,我好像看到腳下的廢墟以極快的速度拼湊起來。青的墻,紅的瓦,綠的樹,笑的娃。我依稀又看到了那年五月槐花飄香的情景……
思鄉作文 篇8
秋夜,獨自漫步在校園里,便又聞到一陣桂花香。
桂樹是平平無奇的,不開花的時候,便很難辨認。其實桂花也極不起眼,小小的一簇,隱于葉間,若無這濃郁的花香,也多半會逃過行人的眼睛。桂樹也長得很慢,記得家中院里的桂樹,自我幼時便在那兒,據母親說,已有幾十年樹齡,但它年年春天抽芽長葉,秋天風送桂香,這許多年過去了,似乎也沒太大變化。平日里只覺校園草木蔥蘢,賞心悅目,卻不期還能聞到這熟悉的桂花香。
家中的桂樹想來也應開花了,故鄉的仲秋,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日子。夏日的炎熱已然遠去,深秋的蕭瑟卻尚未到來。清晨會有如夢似幻的晨霧,入夜也會聽到仍是歡聲的蟲鳴。晴日里長空如洗,秋月如珪,縱有秋雨,這時的雨也是清麗而涼爽的。而我此刻若尚在故鄉,應是坐在書桌前,就著晚風送來的桂香,在隱約的蟲鳴聲聲中想象著遠方的模樣。
桂花的花期不短,且常是低處的花已落了,高出的花才遲遲地開放,以是院中常常積著一地落花。落花的顏色由原來的乳白變成了淺黃,卻仍是香氣襲人。這時便可掃了些來,泡成一杯花茶。其實自制的花茶味道并不很馥郁,然而單是那一縷清新與甜香,便也足以讓人記住這故鄉的味道。
然而我在聞到了這異地的桂香之后,才發覺我似是無法再在故鄉的仲秋時節,在醉人的花香中掃取些落花,泡出一杯花茶了。又想起也是這樣的一個浸在花香里的秋日,一位朋友在寫信時,折了一小枝桂花裝入信封中。當時我還頗為不解,對她說等信寄到了,花也謝了。然而此刻我卻多么想收到一枝來自故鄉的桂花,去回味那杯花茶里的芬芳。
當初離開故鄉時,并未有太多傷感,或許年輕的心總是向往遠方,又或是自知相見有期,歸鄉有時,這樣的離別,便漸漸變得尋常起來,縱有不舍,也只是片刻之事。然而此刻這異鄉的桂花卻提醒了我,我確是已遠離故鄉了。
故鄉終是會漸行漸遠的,現在每年還能回去兩次,而將來這樣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或許有一天,恍然驚覺,才發現再也回不去了。在那些離開的、遙遠而漫長的日子里,故鄉的花開了又落,故鄉的水漲了又退,和我們一樣,故鄉從未停下過她的腳步。然而自從我們與故鄉分別之時,彼此的記憶便被永遠的定格,故鄉里,只剩下了那個踏上旅程的年輕背影,而我們心中,關于故鄉的,也只留下了最后一次回眸時溫柔又哀傷的模樣。
光陰來去,我們和故鄉漸行漸遠,之后的相見,便也總是物是人非,時過境遷,又怎能不感慨萬分呢?也許當我們老去,故鄉卻仍是像家里的桂樹般,不改年輕的模樣,但我們卻都已悄悄地將彼此遺忘。其實啊,故鄉不在紙上,也不會在路上,真正的故鄉,永遠都在回憶開始的地方,那里有親人,有摯友,有相逢,還有遠方。
思鄉作文 篇9
深,已很深了,我卻輾轉難眠。轉身起床,看看時間已經快兩點了。這樣的深夜能做什么呢?隨手打開音樂,任思緒隨著音樂飄遠
想起了十年前的那個正月,剛過完年,便告別家鄉。帶著向親友借來的幾萬元錢,來到這個陌生的小鎮,開始了向理想邁進第一步。也是在那個時候明白了什么叫白手起家,什么叫親力親為。萬事開頭難,那是的艱辛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堅持不了的時候,心中總會有一個信念在支撐著自己,為了家人和孩子。一定要堅持要努力。十年過去了。終于在這個地方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堅持就是勝利。雖說現在不算是大勝利,但已經心滿意足了
有了這個小窩,同時也意味著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不能回到故鄉。不知道是不是在外漂泊的久了,始終不能把這個地方稱之為家,心底念念不忘的還是故鄉的那片土地。累了,傷了,依然想回到故鄉的懷抱里,聽聽家鄉話,喝口家鄉水。那在外的一切心酸與疲憊也會隨之遠去。從最初在外那一年算起,已經漂泊了快十五個年頭了。真的累了。只想回到故鄉的那篇土地,再也不出來了
每年一次的回家鄉探望,仿佛已經滿足不了我的思鄉情了。總想多回故鄉,多陪陪年邁的父母,多看看家鄉的一切。怎奈時間不允許。其實真的是時間不允許嗎?或許只是借口罷了。人活著就有賺不完的錢要說無奈的應該是這個殘酷的現實吧。讓人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為了家人為了自己過得更好一些。生在這個時代,太多的壓力圍繞著我們,不努力只能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故鄉,仿佛成了我的一個夢。也許,只有等自己真正老的那天,才能回到故鄉的那片熱土吧。再也不去漂泊,再也不去流浪,安靜的守著她度過余生。
希望,今夜,能夢回故鄉
【有關思鄉作文集錦九篇】相關文章:
有關思鄉作文集錦5篇02-09
有關思鄉作文集錦8篇02-02
有關思鄉作文集錦9篇01-31
有關思鄉作文集錦6篇01-21
有關思鄉作文集錦八篇01-18
有關思鄉作文集錦7篇01-08
有關思鄉的作文合集8篇02-03
有關思鄉的作文合集八篇01-28
有關思鄉的作文合集5篇01-28
有關思鄉之情作文合集九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