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

      時(shí)間:2022-02-21 15:05:12 文學(xué)常識(shí) 我要投稿

      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

        文學(xué)常識(shí)廣義指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學(xué)中的地理,歷史各種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們眾所周知的文學(xué)習(xí)慣。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

        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1

        一、敬稱:

        1、 對(duì)帝王:萬歲、圣上、天子、圣駕、陛下、大王

        2、 對(duì)將軍:麾下

        3、 對(duì)于對(duì)方或?qū)Ψ接H屬的敬稱用令、尊、賢

        令:令尊(對(duì)方父親)令堂(對(duì)方母親)令兄(對(duì)方哥哥)令郎(對(duì)方兒子)令愛(對(duì)方女兒)

        尊:用來稱與對(duì)方有關(guān)的人和物。

        尊上(對(duì)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duì)方父親)

        尊堂(對(duì)方母親)尊親(對(duì)方的親戚)尊命(對(duì)方的吩咐)尊意(對(duì)方的意思)

        賢: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指對(duì)方)賢郎(對(duì)方兒子)賢弟(對(duì)方弟弟)

        仁:稱同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

        4、 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后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5、 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

        稱死去的父親:先考、先父。

        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對(duì)臣敬稱:卿、愛卿。

        7、 對(duì)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稱,“孔子”為“圣人”,“孟子”為“亞圣”“杜甫”為“詩圣”,后來“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駕”。

        二、特殊稱謂:

        1、 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庶民、蒼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關(guān)系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shí)結(jié)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shí)結(jié)成的朋友。

        4、 年齡的稱謂:

        垂髫:三四歲——八九歲。

        總角:八九歲——十三四歲。

        豆蔻:十三四歲——十五六歲(比喻人還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時(shí)代稱為“豆蔻年華”。)

        弱冠:20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天命:50歲。

        花甲:60歲。

        古稀:70歲。

        耄耋:80歲、90歲。

        期頤:100歲。

        三、古代官職任免升降:

        1、 遷:調(diào)職、調(diào)動(dòng),一般指升官;左遷則為降職調(diào)動(dòng)。

        2、 謫:降職并遠(yuǎn)調(diào)。

        3、 拜:授給官職。

        4、 授:授予官職。

        5、 擢:選拔,提拔。

        6、 除:免去舊職而任新職。

        7、 罷:罷免、停職。

        8、 免:免除官職。

        9、 黜:廢黜,貶退,也用于剝奪王位或太子的繼承權(quán)。

        四、地理部分:

        1、陰:山北水南 陽:山南水北

        2、左:東為左 右:西為右。

        3、河:黃河。 江:長江

        4、五岳:泰山(東)、衡山(南)、華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 佛教四大名山:五臺(tái)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

        6、 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六個(gè)方位。

        7、 八荒: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gè)方向。

        8、 中國的古稱:九州、神州、赤縣、華夏、九土、中華、華夏。

        9、 重要城鎮(zhèn)名,古今對(duì)照。

        蘇州:姑蘇

        成都:錦官城

        南京:金陵、建業(yè)、建康、丹陽、江寧、白下、石頭城。

        揚(yáng)州:維揚(yáng)、揚(yáng)城、淮上、江都、廣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開封:大梁、汴梁、東京。

        鎮(zhèn)江:京口。

        杭州:臨安、武林、錢塘。

        10、我國部分城市別稱。

        昆明——春城

        蘇州——中國的威尼斯

        重慶——山城、霧城

        拉薩——日光城

        廣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長江上的“三個(gè)火爐”:重慶、武漢、南京。

        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2

        1.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史記

        3.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

        5.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

        6.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jīng)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12.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 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 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 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16. 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 戰(zhàn)國策

        17. 第一部專記個(gè)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18.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19.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20. 第一部文學(xué)批評(píng)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21. 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22. 第一部文學(xué)理論和評(píng)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23. 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píng)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鐘嶸的《詩品》

        24.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xué)術(shù)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25. 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26. 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27. 三公:周時(shí)--司馬 司徒 司空

        西漢--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岳陽樓 武昌黃鶴樓 南昌滕王閣

        31. 歲寒三友:松 竹 梅

        32. 高二 三輔:左馮翊 右扶風(fēng) 京兆尹33. 科考三元:鄉(xiāng)試,會(huì)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huì)元,狀元)

        34. 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國三大國粹:京劇 中醫(yī) 中國畫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馮夢龍)

        37. 儒家經(jīng)典三禮:周禮 儀禮 禮記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guān)吏

        39. 三別: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蝕”三部曲:幻滅 動(dòng)搖 追求; 農(nóng)村三部曲:春蠶 秋收 殘冬

        42. 巴金“愛情”三部曲:霧 雨 電;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44. 樂府雙璧:木蘭詞 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45. 史學(xué)雙璧:史記 資治通鑒

        46. 二拍: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凌蒙初)

        47.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 杜牧

        48. 中國現(xiàn)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 郭沫若

        49.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50. 三代:夏 商 周

        51. 《春秋》三傳:左傳 公羊傳 谷梁傳

        52. 三王:夏禹 商湯 周公

        53. 三山:蓬萊 方丈 瀛洲

        54. 三教:儒 釋 道

        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3

        1.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2.我國第一部介紹進(jìn)化論的譯作:嚴(yán)復(fù)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他是一個(gè)由不懂外,卻成了翻譯家的人。

        3.我國第一部個(gè)人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4.我國新文學(xué)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狂人日記

        5.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圣陶

        6.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游記

        7.第一篇報(bào)告文學(xué)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hào)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龍須溝

        9.先秦時(shí)期的兩大顯學(xué)是:儒墨

        10.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圣和亞圣。

        11.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fēng)格,前者雄渾豪,后者恬淡疏樸

        12.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運(yùn)動(dòng)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duì)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duì)舊文學(xué),提倡新文學(xué)

        14.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我國的魯迅

        15.世界文學(xué)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16.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yáng)教義的人)

        17.三從四德中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品德辭令儀態(tài)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統(tǒng)稱三伏。夏至節(jié)的第三個(gè)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gè)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jié)后的第一個(gè)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群為臣綱夫?yàn)槠蘧V

        五常:仁義禮智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媒婆師婆(巫婆)牙婆虔婆藥婆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農(nóng)

        五帝:黃帝顓瑣帝嚳堯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釋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nóng)

        23.三山五岳: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岳: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25.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chuàng)作原則,就是地點(diǎn)一致,時(shí)間一致,情節(jié)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jīng),述說戒律為律,闡發(fā)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28.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zhí)行)

        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4

        服飾是人類的特殊創(chuàng)造,起先只為保護(hù)身體,后來又發(fā)展為人對(duì)美化自身的要求。與新潮多變的現(xiàn)代服飾相比,古代服飾要遜色多了。

        巾,古代平民用以裹頭的頭巾,秦朝時(shí)用黑巾裹頭,稱為“黔首”,后來成了平民的代稱。如賈誼的《過秦論》:“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綃頭,古代平民的頭巾,以一幅布從后向前在額上打結(jié),再環(huán)繞髻后。如《陌上桑》:“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

        綸巾,古代冠名,又稱諸葛巾,一般為軍師所戴。如蘇軾《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dāng)年,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

        裳,又作常,古指下衣。《說文》:“裙,下裳也。”古代男女都著裳,如《木蘭詩》:“脫我戰(zhàn)時(shí)袍,著我舊時(shí)裳。”隋唐以后裳成為女子的專用服裝。

        襦,古代上衣,有長短之分,《急就篇》顏師古注:“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日短而施腰曰襦。”襦有時(shí)特指短上衣,如《孔雀東南飛》:“妾有繡腰糯,葳蕤自生光。”

        襲,皮衣,古人的皮衣是毛皮在外。《說文》:“表,古者衣裘,以毛為表。”裘有狐、虎、狼、犬、羊等不同的質(zhì)地。如《促織》:“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袍,古代長衣的通稱,也專指里面絮了亂麻等物的長衣,如《詩經(jīng)?秦風(fēng)?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里指戰(zhàn)袍。

        褐,獸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古時(shí)為窮苦人所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乃使其從者衣褐。”

        袍澤,古代指休息時(shí)所穿之襦。古代稱武人的友誼為“袍澤之誼”,即源于《詩經(jīng)?秦風(fēng)?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袖,古代衣服為長袖,垂臂時(shí)手不露出,有大袖、廣袖之說。如杜牧《阿房宮賦》:“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

        縉紳,縉是赤白色的帛,常用作紳帶,帶子在腹前打結(jié),多余下垂的部分叫紳,古代做官的人要插笏于紳帶間,后來就把“縉紳”或“紳士”作為仕宦的代稱。如張溥《五人墓碑記》:“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绔,前后無襠,只有兩個(gè)褲筒。紈绔是古代有錢人穿的,后來把有錢人或不務(wù)正業(yè)的子弟稱為紈绔或紈绔子弟。如《紅樓夢》:“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布,麻布和葛布的總名,有粗細(xì)之分。按古喪服制,最粗的叫衰,如《左傳?崤之戰(zhàn)》:“子墨衰。”古代平民穿布衣,因此“布衣”就成了庶民的代稱。如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帛,又稱繒,絲織品的總名。如《阿房宮賦》:“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縞,又稱素,是未經(jīng)染練的繒帛,如《赤壁之戰(zhàn)》:“強(qiáng)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

        屨、履,上古的鞋叫屨,漢以后叫履。一般用草、麻、皮、絲等制作,絲履、絲屨多為貴族所穿,如《孔雀東南飛》:“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窮人穿草屨。如《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屐,木鞋,《急就篇》顏師古注:“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可以踐泥。”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著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蓑衣,雨具,以草編織而成。如張志和《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

      【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相關(guān)文章:

      高考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03-03

      語文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歸納01-25

      常見的文學(xué)常識(shí)(3篇)12-28

      常見的文學(xué)常識(shí)3篇12-26

      小學(xué)生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解讀05-15

      小學(xué)生最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總結(jié)03-25

      文學(xué)常識(shí)之文學(xué)體裁常識(shí)05-21

      高三語文常見文學(xué)常識(shí):魏晉南北朝文學(xué)06-16

      文學(xué)地理常識(shí)01-26

      散曲文學(xué)常識(shí)04-15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五月天国产AV |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精品人成电影 | 在线看午夜福利片国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