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細節描寫的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細節描寫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細節描寫的作文 篇1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描寫之中。正確運用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記敘事件、再現環境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李準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作文中,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就應對細節進行描寫,做到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給人以真切的感受。
一、細節描寫的作用
1.生發故事。典型的細節是生活中最集中、最活潑的因素,能抓住某些典型的細節,就可生發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構思出一篇作品。《雞毛信》關于海娃逃跑的情節,就是通過一系列描寫實現的:“雞叫二遍了,海娃哪還躺得住,他坐起來一看,門口的哨兵正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起來,踮起左腳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輕輕撥開,從小胡子身邊跳過去,閃到門邊,又輕輕地邁過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邊的路上。”“哪一個?”街那頭的哨兵吼起來。“喂牲口的!”海娃裝著大人的聲音回答。那個哨兵就不理會他了。海娃走進牲口圈,一把抱住那只老綿羊,把它尾巴下的'雞毛信解下來,揣進口袋,撒開兩腿就跑,一口氣跑上莊后的山梁。”
2.深化主題。典型的細節能夠深化主題,揭示生活的本質。如《儒林外史》中嚴監生伸出兩個指頭,示意挑掉一根燈草的暗示;《孔己己》中孔己己的長衫,“多乎哉,不多也”的話;《阿Q正傳》中阿Q臨刑前畫圈唯恐畫不圓的遺憾;《荷花淀》中水生嫂叫葦眉子劃破手指的描寫……這些都是典范的細節描寫。這些成功的細節描寫,給讀者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無疑起到了突出、深化的作用。
3.刻畫人物。在作文中要塑造典型人物,賦予人物以豐滿的血肉和活潑的生命,這就需要細節。細節是對人物進行典型化、賦予人物以血肉和生命的主要手段。如《孔乙己》寫孔乙己給孩子們分茴香豆,一人一顆,孩子們吃完卻不肯散去,眼睛盯著碟子,孔乙己著了慌,一邊伸手保護碟里的豆子,一邊說:“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通過這些細節描寫,孔乙己貧窮迂腐而又善良的性格特點得到了深刻的表現。
二、細節描寫注意的問題
1.細節描寫要真實。優秀作文之所以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和發人深省的藝術魅力,離不開作者巧妙的構思。然而藝術的成功更離不了真實而生動的細節,真實是藝術的生命,也是細節的生命。古今中外的寫作大家,都很重視細節的真實性。
2.細節描寫要典型。《水滸》第七回寫高衙內調戲林沖妻子未成,與其父高俅密謀陷害林沖。這時林沖正為在街上買到一把寶刀而欣喜若狂,作者通過細節反映了林沖的心情:“林沖把這把刀翻來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端的把好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我幾番借看,因為不肯將出來。今日我也買了這口寶刀,慢慢和他比試。’林沖當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間掛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刀。”這個“喜極看刀”的細節,是林沖后來誤入白虎堂的鋪墊,林沖買得寶刀如獲至寶,所以很容易上高俅父子的圈套。如果沒有這一細節,情節的發展就會顯得突兀,或不可能那樣合情合理。同時這一細節也深化了全書“逼上梁山”的主題。
3.細節描寫要生動。記敘文都有故事,故事是生活中發生的事,寫故事當然也是再現生活的一個手段。但是,它只是作文的一個梗概、一個骨架,要把它寫成作品,還要靠生活細節來豐富、充實,才能感染人。作文能使讀者身臨其境,能使讀者在頭腦中造成“真實感”、“現場感”的,還是生動、具體的細節。沒有具體、生動的生活細節描寫,作文就難以感動人、感染人。
三、如何進行細節描寫
1.在課文中積累細節。細節給文章注入的活力和光彩是其他手段無法比擬的。從學生接觸課文開始,細節刻畫就已經滲透在課文之中了。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看得細一些、深一些,讓學生懂得,這樣寫會使文章更生動、更具體、更能反映人物的內心,在無意識中滲透細節描寫的概念,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了解其作用。如都德《最后一課》對老師的描寫: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個服飾的細節描寫,揭示了韓麥爾先生與平時截然不同的穿著,從而把他的愛國精神表現了出來。
2.在生活中觀察細節。學會觀察是學生作文成功的一把鑰匙。會者,細枝末節歷歷在目;不會者,粗枝大葉也未必看得清。在觀察事物過程中,我要求學生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對事物作非常細致的觀察。如描寫夏天的一個夜晚,一學生寫的這一段文字:在一個靜謐的夏夜,我獨自走在鄉村小道上。抬頭仰望,銀河閃閃發光,一輪皎潔的明月像玉盤鑲嵌在星空中,月光瀉在樹林中,一團團樹影躺在地上。清脆的蛙聲,在夜里特別響亮,一個寧靜的夜晚也因此生動起來了。
3.引導學生仿寫課文中的細節。在語文課文中,有很多細節描寫值得我們指導學生進行仿寫。如《荔枝》:“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像是托著一只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著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對我說:‘你說它是怎么長的?怎么紅皮里就長著這么白的肉。’”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充分顯露出母親第一次吃荔枝的欣喜與激動之情,可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身邊某一個人吃東西時候的神態、動作等方面寫一段話。
細節描寫的作文 篇2
孩提時,迷戀西瓜,現在長大啦,有時還真懷念那種透心涼的感覺。街頭小攤抑或是屏幕畫面的瓜影映入眼簾,童年吃瓜的那一刻又浮現在眼前:
夏日里,余日的光輝沉入天角,燥熱也漸漸消逝。在晚風的吹拂下,人們的精神格外舒暢。這時西瓜的清香氣息彌漫在街道里,時強時弱,若有若無。我(大概五六歲)雙手合抱膝蓋,如貓逮耗子似的,蹲坐在小板凳上,烏黑的小眼睛瞟著西瓜在水中上下打轉兒。透過水面,臉上的汗珠早已風干,一道一道的,像瀑布一樣遙掛“前川”。蚊子在耳邊“周游”,心里也絲毫不在意。一張燦爛的笑臉下,有一顆期待的心在等待—瓜囊的甜絲絲。
待到西瓜切成一塊塊的:只見西瓜子如黑珍珠鑲嵌在紅彤彤的瓜肉中;而瓜肉透著些許涼意;瓜汁順著明鏡似的瓜面流下來,一滴,兩滴;瓜面的紋理就像彩瓷表面工筆細描的線條……
最最幸福的時刻是:冰鎮的西瓜捧在手里,全身似乎有一股寒流來回飄蕩。
細節描寫的作文 篇3
今天,父親又坐在那小小的樹旁,端著一小杯度數不高的酒,小口小口的喝起來。我知道,父親又在想“阿黃”了。
“啊黃”以前總在那樹下乘涼、吃飯、睡覺和與父親戲弄。對“阿黃”來說,父親是“啊黃”的全部。對父親來說,“阿黃”也是父親的全部了。當然除了家人之外。在父親有好吃的,有心煩的事時,都會找“阿黃”來分享。
一到,在“啊黃”死去的那一瞬間,父親卻也不知怎么了。有一段時間整天悶悶不樂的在那樹下喝著那酒。問父親是不是想念“啊黃"了。父親也假裝笑著說:“有什么好想的,不就是一只狗嗎?過幾天買過一只就好了。孩子,你想多了,爹只是想喝喝酒"。慢慢的父親也很少到那棵樹下。只是偶爾在那樹下喝兩口酒就離開了。
記得有一天,父親卻一直在那樹下喝著酒。出于擔心父親喝壞了身體。我走過去坐了下來,對著父親說:“爹,少喝點。現在都也經21點多了。早點休息"。但父親看起來好像也經醉了。父親口中時不時傳來“阿黃"的聲音。我心中疑惑。不就是一條狗嗎?值得想這么久嗎?還把我當成狗看?我指責的說:“爹,您要這么專心于一條狗嗎?"父親這時才晃過神來,對我說:“孩子啊!要不是“啊黃"陪著我,我有什么事都可以對他說。現在……”我突然明白了父親的心。我又對父親說:“您不可以對我說、對媽、對姐,對哥他們說嗎?”結果父親卻哭了,說著你幾個學業重要。別管這些了。"接著又端著酒杯喝了起來。一直喝到了22點多。
我才真正明白了父親對“啊黃”的原由。也才感到了內心種種的棘痛。眼眍里傳來一股股不知名的淚珠。
現在,我作為孩子為一能做的事也只能在父親喝酒時陪陪父親。也只這樣了。
【細節描寫的作文】相關文章:
作文的細節描寫09-07
細節描寫的作文07-18
描寫細節的作文「精選」08-08
細節描寫的作文08-22
描寫細節作文06-17
描寫細節的作文10-10
描寫“細節”的作文11-04
描寫細節的作文:母愛只在細節間08-07
細節描寫中考作文09-28
作文的細節描寫片段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