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科學發展發展觀與政績觀的關系的議論文
發展觀是關于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政績觀則是領導干部對履行職責所取得的成績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一般說來,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政績觀。但在實際生活中也存在著發展觀與政績觀相脫節的現象,這對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正確把握發展觀與政績觀的辯證關系。
發展觀決定政績觀,政績觀影響發展觀 從哲學意義上講,發展觀是政績觀的前提和基礎。科學發展觀決定正確政績觀,真正堅持科學發展觀,必定會堅持正確政績觀。一方面,政績是相對于發展而言的,是在促進發展的過程中創造的,談論政績就意味著實現了經濟社會的某種發展;離開了發展,談論政績就毫無意義。另一方面,在實踐中,有什么樣的政績觀就會逐步導致什么樣的發展觀,政績觀的變化會對發展觀帶來重大影響。總之,科學發展觀與正確政績觀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是方法論與價值論的統一。科學發展觀強調的是用科學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解決發展問題,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正確政績觀強調的是用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創造政績,政績要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發展觀與政績觀之間的辯證關系表明,科學發展觀是正確政績觀的基礎,樹立正確政績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保障和具體體現。各級領導干部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去謀發展、創政績,才能創造出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績。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就決定了必須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正確政績觀的根本價值標準,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面發展,這就決定了創政績既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經濟;又要堅持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努力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科學發展觀強調協調發展,這就決定了創政績必須堅持統籌兼顧,避免顧此失彼。科學發展觀強調可持續發展,這就決定了在創政績的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速度與效益、效率與公平、局部與全局以及人與自然、發展與環境、當代與后代之間的關系,保證發展的連續性、長遠性和穩定性。 以正確政績觀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的指導方針,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方法論的集中體現。科學發展觀為領導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正確方向。 以正確政績觀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用全面的、實踐的、群眾的觀點看政績。用全面的觀點看政績,就是既看經濟指標,又看社會指標、人文指標和環境指標;既看經濟發展,又看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既看城市發展,又看農村發展;既看經濟增長情況,又看人民群眾得到的實惠;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既看主觀努力,又看客觀條件。用實踐的觀點看政績,就是重實干、辦實事、求實效,使政績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和歷史的檢驗。用群眾的觀點看政績,就是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追求政績的根本目的;就是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考察政績,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感受,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評判政績的根本標準。 以正確政績觀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抓緊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政績考評體系。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的政績考核體系存在著一些不足和項目。比如,指標設計偏重經濟發展和GDP增長,相對忽視教育、文化、衛生、環保等指標;考核項目比較空泛,考核標準缺乏科學依據;等等。因此,應把落實科學發展觀與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干部政績考核體系結合起來,以形成正確的政績導向和用人導向。在指標體系的設置上,應全面反映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情況,不能片面地用經濟指標代替其他指標;在考核標準的制定上,既要看數字,又不能唯數字,堅決防止“數字出官”和“官出數字”。
【談科學發展發展觀與政績觀的關系的議論文】相關文章:
談包容議論文01-28
談自信議論文01-20
談追求(精選議論文)01-26
議論文:談幸福01-26
談責任(議論文)01-27
談責任議論文08-25
議論文:談包容08-25
議論文:談友誼01-27
談責任議論文03-16
談面子議論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