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中考作文預測:讀書與行路

      時間:2022-01-27 09:08:34 中考作文預測 我要投稿

      2015年中考作文預測:讀書與行路

        書,人類文明的載體,人類進步的階梯。路,每個人腳下都有,沿著這條路走向成功。但究竟是“讀萬卷書”后再“行萬里路”,還是“行路萬里”后再回過頭來博覽群書?這需要思考。

      2015年中考作文預測:讀書與行路

        書籍,心靈之藥也。一本好書可以伴人一生,博覽群書更是可以讓人不俗于世,“腹有詩書氣自華”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些人無論怎樣裝飾打扮都無法讓人覺得高貴典雅,正如俗話所說:有長相沒氣質。氣質從何而來?即從書中來也。也有一些人不用修飾也能現其雍容華貴,可見書的魅力有多大。

        書籍作為知識的載體,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更是在革新當今知識和提升人們道德上起到了不少作用。書是一種糧食,精神糧食。米飯吃多了會撐,山珍海味嘗久了會膩,但書卻不會。無論品多少都不會膩,像一杯清茶反而越品越覺其甘洌醇香。

        書的產生來源于文明,而文明又產自人類的思想。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所以不是每一種思想都能被大眾所肯定和傳承。同樣,不是每一種思想都正確,而這時檢驗之,則需要另外一種方式——行路。

        行萬里路,方可知文化的差異,方可感覺到各種文化所帶來的不同的心理感受,而這些則是書無法帶給我們的。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人走的,智慧是人創造的。李白游歷大江南北才作得名篇萬千;徐霞客不畏險阻翻山越嶺,才留下游記以示后人。書是前人編纂的,是獲得知識的良好途徑,但要是想獲得新的發現,你就要自己去開辟道路。因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書中的未必句句都是真諦,自己去辨別的,去感受的,方可永存心間。書能給人以幻想,而實踐能給人以理想。理想是一座堡壘,努力就可以達到;幻想是一串泡沫,陽光一曬就蕩然無存。理想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幻想等不起時間的折磨。

        所以說,書帶給我們的是一次的心靈之旅,而行路則能帶給我們人生的教益。但只讀書不行路是迂腐,只行路不讀書是盲目。只有將這兩者結合,才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帶上你的書,準備好你的行囊,一邊行路,一邊閱讀,讓閱讀豐富你的思想,讓行路打開你的眼界。

        讀書不止,行路不停,若你要問,路在何方?答曰:路在你我腳下。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考作文預測:讀書與行路】相關文章:

      成長類中考作文預測800字:讀書與行路-中考作文預測01-05

      2017中考作文預測:讀書與行路01-28

      2016中考文明作文預測:讀書與行路06-09

      2016年中考作文預測:讀書與行路08-08

      2015年中考作文預測:讀書與行路05-17

      預測2016年中考作文:讀書與行路02-03

      2017年中考作文預測:讀書與行路01-30

      2016年中考作文預測及范文:讀書與行路01-28

      浙江中考作文題目預測及范文:讀書與行路01-26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国产福利97野狼第一精品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 特级全黄久久久久久 | 一级a爱做片观看免费国产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日本亚洲欧美不卡 |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

        2015年中考作文預測:讀書與行路

          書,人類文明的載體,人類進步的階梯。路,每個人腳下都有,沿著這條路走向成功。但究竟是“讀萬卷書”后再“行萬里路”,還是“行路萬里”后再回過頭來博覽群書?這需要思考。

        2015年中考作文預測:讀書與行路

          書籍,心靈之藥也。一本好書可以伴人一生,博覽群書更是可以讓人不俗于世,“腹有詩書氣自華”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些人無論怎樣裝飾打扮都無法讓人覺得高貴典雅,正如俗話所說:有長相沒氣質。氣質從何而來?即從書中來也。也有一些人不用修飾也能現其雍容華貴,可見書的魅力有多大。

          書籍作為知識的載體,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更是在革新當今知識和提升人們道德上起到了不少作用。書是一種糧食,精神糧食。米飯吃多了會撐,山珍海味嘗久了會膩,但書卻不會。無論品多少都不會膩,像一杯清茶反而越品越覺其甘洌醇香。

          書的產生來源于文明,而文明又產自人類的思想。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所以不是每一種思想都能被大眾所肯定和傳承。同樣,不是每一種思想都正確,而這時檢驗之,則需要另外一種方式——行路。

          行萬里路,方可知文化的差異,方可感覺到各種文化所帶來的不同的心理感受,而這些則是書無法帶給我們的。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人走的,智慧是人創造的。李白游歷大江南北才作得名篇萬千;徐霞客不畏險阻翻山越嶺,才留下游記以示后人。書是前人編纂的,是獲得知識的良好途徑,但要是想獲得新的發現,你就要自己去開辟道路。因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書中的未必句句都是真諦,自己去辨別的,去感受的,方可永存心間。書能給人以幻想,而實踐能給人以理想。理想是一座堡壘,努力就可以達到;幻想是一串泡沫,陽光一曬就蕩然無存。理想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幻想等不起時間的折磨。

          所以說,書帶給我們的是一次的心靈之旅,而行路則能帶給我們人生的教益。但只讀書不行路是迂腐,只行路不讀書是盲目。只有將這兩者結合,才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帶上你的書,準備好你的行囊,一邊行路,一邊閱讀,讓閱讀豐富你的思想,讓行路打開你的眼界。

          讀書不止,行路不停,若你要問,路在何方?答曰:路在你我腳下。